中国不给美方想要的台阶,华盛顿转头就找上日本谈判吗?美日新一轮贸易谈判前夕,东京当局为何主动接盘中国不要的大豆?



最近这段时间,美国在国际贸易场上有点慌了神。

自打中美互相加征关税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盼着中国能主动打个电话,给个台阶下,好重启谈判。

可中国这边态度坚决,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否认了任何磋商传言,直言“美方挑衅在先,要谈可以,但得先拿出诚意”。



中美博弈胶着,美国另寻出路

中国可不是随便就能被施压的,作为美国大豆的头号买家,以前差不多一半的美国大豆都销往中国,2024年出口额达到128.4亿美元。

但现在关税一涨,美国大豆到中国的到岸价飙升到1026美元/吨,而巴西大豆只要580美元/吨左右,价格差了近一倍。

中国的进口商又不傻,肯定选更便宜的巴西大豆,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基本就断了。



美国农民急得直跳脚,特朗普政府也头疼,这么多滞销的大豆怎么办呢?眼瞅着中国不给台阶,特朗普政府转头就盯上了盟友日本。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最近频繁往美国跑,4月中旬刚去了白宫,跟特朗普和美国财政部长聊了一圈,4月30号到5月2号又要去一趟,专门讨论贸易问题。

这可不是普通的会谈,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是想让日本接盘中国不要的大豆。



日本无奈接盘,背后藏着利益交换

日媒很快就传出消息,说日本政府考虑多买美国大豆,帮美国缓解出口压力。

其实日本本来就是美国大豆的重要买家,2023年进口的420万吨大豆里,80%都来自美国。现在还要额外采购,成本肯定要增加15% - 20%。

有人可能会问,日本为啥这么积极?难道真的是“兄弟情深”?其实背后藏着无奈的利益交换。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一直是特朗普的心病,2024年还有9万亿日元。而特朗普也早就盯着日本的汽车、半导体等产业,扬言要加征25%的关税。

日本汽车产业每年对美国出口额巨大,要是真被加税,年损失可能达到20亿美元,558万就业岗位都要受影响。

为了不让汽车产业遭殃,日本只好在大豆等农产品上先让步,算是给美国一个甜头,暂时稳住特朗普。



日本的代价

日本这波操作,简直就是“割肉饲虎”。高价买美国大豆只是开始,美国还盯上了日本的大米市场。

日本对大米征收700%的关税,就是为了保护本国农户。但美国要求大幅降低壁垒,这可动了日本农协的“奶酪”。

400万农户的生计受到威胁,以后可能会有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但更让人担心的是历史重演。



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让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经济“失去了三十年”。

现在美国又在搞类似的套路,逼着日本开放市场,承担高价商品,日本的经济主权正在一点点被侵蚀。

最近两周,日本减持了200亿美元美债,外汇储备降到1.1万亿美元,创了五年新低,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弱。



而且美国还拿安全问题来施压,要知道驻日美军经费分摊一直是个敏感话题,美方暗示要是日本在贸易谈判中不配合,就会削减安全承诺。

这让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不得不选边站,尤其是在台海、南海问题上,跟着美国走,可能会得罪中国,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不跟着走,又怕美国不管自己的安全。

这种“安全捆绑”让日本陷入了外交困境,成了中美博弈的“夹心饼干”。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国内的利益集团也分成了两派。



汽车、半导体等产业界为了避免关税冲击,倾向于对美国让步,毕竟企业的利润最重要;但农协代表着400万农户的利益,坚决反对开放农产品市场。

政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要安抚产业界,一边又要面对农协的抗议。

石破茂政府搞了个23亿美元的大豆采购预算,想暂时平息事端,却被批“短视换和平”,国内的政治撕裂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示范与日本的选择

对比中国,应对策略就高明多了。中国一直坚持“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对美国加征34%的关税,同时在稀土、无人机技术等领域进行出口管制,双管齐下。

而且中国积极开拓多元市场,2025年一季度,对东盟、欧盟的出口分别增长了21%和17%,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日本现在如果继续跟着美国走,做“依附型”盟友,很可能重蹈《广场协议》的覆辙,陷入“贸易逆差缩减 - 产业空心化 - 主权让渡”的恶性循环。



但如果转向区域协作,比如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2024年中日贸易额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进一步深化合作,说不定能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希腊前财长瓦鲁法基斯说得好:“美国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其政策不可持续,多边主义才是破局关键。”



结语

美日这轮贸易谈判,表面上是日本买美国大豆,背后却是一场复杂的利益博弈。

美国把盟友当成“接盘侠”,试图转嫁压力,这种“美国优先”的做法,其实是在消耗盟友的信任。

日本为了一时的安稳,付出了经济、外交、国内政治等多重代价,却未必能换来真正的安全和发展。



在全球贸易秩序重构的关键时期,任何“选边站”的妥协都难以长久。

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坚守平等谈判原则,构建多元合作网络,才能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

日本是时候想想,到底是继续跟着美国“割肉”,还是走向战略自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了。

毕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明智的选择才能带来真正的出路。

信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