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段杰雨/文图
4月23日,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持续开展集中执行行动,32名执行干警、8辆警车奔赴城乡各个执行现场,用“看得见”的执法力度传递“摸得着”的司法温度。
护学路上筑诚信
6时53分,执行干警根据线索抵达某小区时,恰好在楼下“偶遇”送儿子上学的被执行人李某。面对执行干警,李某以“孩子无人照看”为由试图逃避执行。
“孩子交给我们,你放心。”执行干警当即启动应急预案,一组干警驾驶警车将孩子安全护送至校门口,另一组依法将李某拘传至法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逃避执行不仅违法,更会给孩子树立错误榜样。”拘传途中,面对执行干警的严肃告诫,李某低头沉默,主动联系亲属筹措资金。7时45分,李某通过微信转账履行1.1万元案款。从拘传到案款到账全程不足1小时,案件顺利执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逃避执行不仅违法,更会给孩子树立错误榜样。”拘传途中,面对执行干警的严肃告诫,李某低头沉默,主动联系亲属筹措资金。7时45分,李某通过微信转账履行1.1万元案款。从拘传到案款到账全程不足1小时,案件顺利执结。
二次突袭促履行
7时03分,执行干警再次突击至被执行人王某住所,成功将逃避执行的王某依法拘传。此前,王某母亲声称其已赴外地务工,执行干警核实后给予宽限期。然而,宽限期届满后,王某非但未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反而拒接法院电话,恶意逃避执行。
鉴于王某严重失信行为,执行干警再次突袭王某住所,成功将刚返家不久的王某堵个正着。在执行压力下,王某最终承认错误,当场通过手机转账履行2000元案款,并就剩余案款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假调研真逃债?执行担保破僵局
被执行人张某系某高校体育教师,其与申请执行人达成调解协议后,本应秉持诚信原则按期履行还款义务,却频繁更换联系方式,以“教学任务繁重”“需赴外地调研”等借口长期拖延履行。执行干警通过调取该校官网公开课表,确认张某仍正常在校授课,且近期无外出调岗记录。
10时56分,执行干警根据前期摸排线索,在张某教学课程结束后,于校园僻静处将其依法拘传,最大限度减少对其学生及教学秩序的干扰。面对执行干警“教师更应成为遵法守信表率”的严正告诫,张某主动联系亲友提供执行担保。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张某分期履行案款,若逾期未偿,法院将执行担保人财产。
此次行动,共强制拘传被执行人9人,执行完毕案件3件,达成执行和解6件,执行到位金额31.8万余元,对1名规避执行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编审:赵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