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卫视等媒体报道,4月26日,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向普京总统汇报时,首次证实朝鲜士兵参与了库尔斯克地区的战斗。这在俄罗斯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很多俄罗斯专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了朝鲜参与库尔斯克作战行动的意义。仔细观察他们从军事意义方面的分析,应当有三个观点,很是值得关注:



第一个,增加实战经验。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朝鲜军队就再没有参与任何战争。相反,韩国军队却相继参与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不仅获取了相当丰富的现代化战争经验,也培养出了一批军官和特种部队。因此,朝鲜特种部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参战,应当能为朝军今后在装备、训练和作战技术方面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实战经验,而且,经过战火的洗礼,朝军也能打出一批能够适应现代化作战环境的军官,为应对半岛上现实及未来的威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第二个,了解潜在对手。众所周知,乌克兰战争是俄罗斯与美国打的一场“代理人战争”,美国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先进装备,而且,还提供了绝对的情报支持。所以,俄美两军之间在乌克兰的间接对抗,却应当是立体式的:上天有太空情报战,入地有管道战,而且,乌克兰绝对成为了两军新式兵器和新战术的试验场,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无人机的应用。



因此,朝军在库尔斯克战场上,不仅能够获得关于美军现代化装备的一手资料,更能了解数字化战争条件下,如何对抗强大敌人的认知战并完善自己的情报保障体系。此外,相信到过库尔斯克地区的朝军,对于如何用传统装备,如坦克、攻击直升机、多管火箭炮和其他导弹系统--也会有新的认知。而这些带有绝对感性特点的认知,不仅是远离乌战的韩军无法掌握的,甚至,就连乌军的“高级 ”盟友也无法掌握,毕竟这位高级盟友是躲在幕后当操盘手的。



第三个,军火出口增加朝鲜的收入。乌战打成持久性的消耗战,为朝鲜向俄罗斯出口大批的常规武器弹药,提供了机会。在乌克兰战场上,为了避免高战损,俄军基本上采取的是炮弹洗地式攻击:通过密集的火力覆盖,远程摧毁乌军依托居民点高层建筑建立的防线。因此,现在俄罗斯的军事专家毫不讳言,不仅朝鲜生产的远程榴弹炮及炮弹是俄军需要的,甚至,俄军也需要对这些装备进行维护的朝鲜专业技术人员。



而且,在俄罗斯人看来,朝鲜的军工业非常完备,虽然生产出来的装备不是最先进的,但几乎所有的武器部件却都由本国生产,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例如,朝鲜能大量提供无人机和小型的电子战设备。为了提高这些装备的质量,俄军自然会在技术本身及实用经验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这对于朝军本身装备水平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助益的。当然,大批军火出口到俄罗斯之后,朝鲜不仅能获得发展其军工业——甚至是整体工业——所需的能源,更能获得发展经济的外汇。



当库尔斯克前线的硝烟逐渐散去,直面过北约标准化的电子对抗、无人机蜂群作战与多域联合作战体系的朝军,带回平壤的不仅是沾满泥浆的作战靴,更有一套经过战火淬炼的现代化作战体系。这种军事能力的跃升,应当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韩国军方不得不重新评估北方邻国的战术革新,驻韩美军应当也会开始调整兵力部署模型。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军事代差的消弭,都会引发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组,而朝鲜此次的战场投资,或许已经引发半岛安全格局的微妙位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