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展现徐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委组织部、各街道(镇),特别推出“向新而生 汇心前行——我在街区当书记”系列报道。通过街区书记的视角,记录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举措、为民服务的点滴故事,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丰硕成果。

走街串巷、沟通协调、组织活动、解决需求……自去年深秋走马上任以来,徐汇区长桥街道长桥街区书记赵黎,正在逐步构建她的街区治理“脉络”。从“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一线书记”,她说:“书记不仅是一个好听的抬头,而是一份保障党组织规范运行、履职尽责的责任。”在这份责任感驱动下,她用行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温度和力度。

建强堡垒,做好“组织履职人”

“组织生活规范运行,是我上任以来最看重的基础性工作。”在赵黎看来,《上海市街区党组织工作指引(试行)》就像一本“实战宝典”,为新任书记提供了落地有声的路径图。她特别提到,通过参加市级集中培训班,不仅加深了对“六个维度”的理解,还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了从“1.0到2.0”的转变。

今年3月,她首次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与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这是一场‘硬仗’,如何重新凝聚选举后散落的党员队伍?我的做法是讲清‘为什么做’、‘怎么做’和‘做完后会怎样’。”她精心设计议程、优化通知机制、搭配个别谈话与集中讨论,有效激发了党员参会积极性,“这既是组织功能的体现,也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再强化。”


组织生活会

“原来党群中心有这么多功能啊!”“下次有走访慰问,我也报名参加。”轻松的交谈氛围颠覆了部分党员对党群服务中心的刻板印象,激发了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一来一去,党员的思想动态收入囊中,支部的工作重点呈现清晰轮廓。

凝聚人心,做好“阵地推广人”

在工作中,赵黎发现许多年轻党员对街区党群阵地存在“离地感”。“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我不想让参加党组织活动成为一个‘额外负担’。”面对这种情况,赵黎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心讲解街区党支部的目标与计划,邀请他们参与志愿服务,逐步让他们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归属”。

一次简单的“碎片化时间”志愿服务尝试,让一位曾“默默无闻”的支部党员重新找到了归属感,从活动问询到场地指引,再到秩序维持、物资整理……短短半天时间,这位党员在服务的过程中,既切身感受到中心阵地的活动安排,又发挥了自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群阵地不该是一个只为开会的空间,而应成为党员愿意走进、群众愿意靠近的社区客厅。”赵黎说道。

共建共治,做好“资源转换人”

“资源转换不是‘索取—给予’的线性关系,而是一次次彼此成就的共赢合作。”赵黎分享了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案例:辖区内一家书店长期被门前的井盖反味困扰,在街区帮助解决后,书店店长主动提出党建共建合作,并与街区党支部、周边学校联合发起了“小小职业体验”活动,一场“小活动”连接起三类人群,也为今后的街区共建打下基础。


“小小职业体验”活动

面对街面商铺的现实诉求,街区党组织常常遇到“技能不够用”的时刻。位于罗香路上的“帆顺家宴”是周边居民聚会宴请的热门场所,负责人为了拓展营收,也为了方便居民,决定在店门口设摊售卖店内熟食。生意红火,居民满意,但街区党支部却犯了难——这属于占道经营,队伍延伸至马路边存在安全隐患。党支部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总到街务议事平台,在街道牵头协调下,与相关方反复磋商,最终落实了折中方案:将摊位调整至店铺电梯厅内部,不再违规却仍保留熟食供应,最终实现“街面有序、群众满意、商户获益”的三赢局面。

“街面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我们能解决的,比如窨井盖异味、店招漏水、入党咨询,也有一时难解的,比如交易清淡、房租太高、经营压力大。”赵黎笑言,“引导商户通过民情二维码上报、向街道借力多方合力都是解决方法,我还不是六边形战士,但我愿意做一个不断补齐短板的‘小勇士’。”


共建签约现场

邻里故事,见证“微治理”成效

赵黎的手机相册里,收藏着很多“街区瞬间”:扫码反馈的店主留言、暖新课堂的学员合影、摊主的排摸表格……她提起古祥菜场一位牛羊肉摊的摊主小李时语气格外温暖:“她本来就是个热心肠,帮邻摊调解矛盾也在行,知道她有意愿入党后,我们很快就对接上了。”如今,小李已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还是街区的“志愿先锋”,帮助街区党支部完成古祥菜场摊主们“下一代”年龄、学习情况等的排摸工作。


入党申请人谈话

而随着治理工作越深入,问题也越复杂。赵黎坦言:“我本来是个‘I人’,但街区工作逼着你去‘E’。”自担任街区书记工作以来,赵黎对自己成长的总结,最终落在“沟通”二字。她逐渐学会用共情、倾听和反向引导化解情绪,疏导矛盾。她也在片区会议中找到成长“搭子”,把其他书记处理居民投诉的案例“偷师”回来,灵活运用在日常工作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一张笑脸、一次扫码反馈,背后是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赵黎说。

谈到未来,她憧憬打造一个名为 “清和·桥心里”街区服务品牌。“不止我们党支部,还有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流动党员,大家的力量可以汇聚成一道光。”她希望这座“心桥”,可以在餐饮暖“新”、医疗贴“新”、生活关“新”、文化凝“新”、金融安“新”上积极探索发力,让更多人在社区治理中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记者:沈艺飞

编辑:孙清渠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