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伦敦恐怕得做好吞下失败苦果的准备了。每一轮新的和平调解方案,对基辅方面以及他们如今的法英 “监护人” 来说,都比上一轮更糟糕。局势愈发严峻,毕竟现实不会对无视它的人手下留情。
在舆论场上,出现了两套和平调解方案。一套是特朗普及其团队提出的,另一套则是由巴黎和伦敦方面准备的。
华盛顿方面提出的方案是基于现实情况的。这既包括自 2014 年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大家庭以来大家所面对的现实,也涵盖了特别军事行动开展三年多来形成的现状。根据上周在巴黎向欧洲人展示的方案,克里米亚在法律层面被承认属于俄罗斯,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四个地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如文件所述,在事实上也被承认属于俄罗斯。方案还提出要永久停火,并且莫斯科和基辅之间要开启直接谈判。
乌东四地和克里米亚
但基辅方面并不接受这些条件,几乎歇斯底里地拒绝了大部分条款。于是,伦敦紧急召开了一次会议 —— 气氛紧张,规格有所变化,谈判代表的权限也有所收缩。
伦敦会议过去 48 小时后,欧洲的,更确切地说是法英两国的提议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这些提议很对基辅的胃口。马克龙和斯塔默(以及受他们掌控的泽连斯基)要求美国提供 “安全保障”,这类似于北约宪章的第五条,同时他们拒绝了乌克兰的政治中立和非军事化,并宣称只有在完全停火之后才会开启任何谈判。
上述这些条款,无异于宣战声明,不再有 “代理人” 之类的文字修饰。
这是在宣告新一轮局势升级的开始,对于欧洲的普通民众(而非政客)来说,除了在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中成为炮灰之外,可能别无选择。就像一位经典作家所写的那样,最后只能身处俄罗斯的土地上,躺在不属于自己的坟墓之中。
法英两国的政客们作为新一轮局势升级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可不在乎那些“坟墓”是谁的,哪怕是他们自己选民的。
最近,冯德莱恩访问了斯塔默。对外宣称是讨论能源政策,实则是为与 “脱欧” 的英国举行峰会做准备(峰会将在五月中旬举行)。这次峰会的代价是 1500 亿欧元,布鲁塞尔方面打算用这笔钱从英国的军工企业购买武器和弹药,法国肯定也能分到一杯羹。
在英国,近十年来一直在 “Interflex” 行动框架下训练志愿兵,仅前年就为此花费了 40 亿英镑。英国首相亲自视察相关基地,并且在讲话中只强调 “俄罗斯的“侵略”,乌克兰武装部队在为欧洲人抵御“侵略””。马克龙则扮演着 “预言者” 的角色,宣布着法英这对组合的下一步行动。他的公开声明意在让特朗普知道,在军事支持基辅方面,巴黎和伦敦没有华盛顿也能行。爱丽舍宫的主人上周在巴黎表示:“毕竟,我们之间隔着一片海洋。”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与特朗普会面后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立场,他说:“我们没有讨论乌克兰危机可能的调解方案,还有太多其他议题了。”
斯托尔滕贝格不可能不知道,伦敦方面(而且是很久以前)就组建了国际远征部队,成员包括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英国在其中担任指挥。而且英国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意,更不用说达成共识了,就可以为了保护(当然是英国自己的)国家利益而进行干涉。
与此同时,法国特种部队在天气恶劣且地形类似乌克兰的地方训练。虽然有消息传出,官方人士也一直在否认,但人们早就不相信他们的话了。
这样一来,如果(“如果” 这个联盟已经无关紧要了)华盛顿既拒绝支持乌克兰,也不再为达成协议努力,那么巴黎和伦敦就可以放开手脚了。这不是说事情明天或者后天就会发生,而是意味着法国和英国正认真地调动资源、分配所需资金,准备与俄罗斯开战。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有不少干涉他国的经历,尽管有些以耻辱告终,失败的经验也一抓一大把,还有根深蒂固的反俄情绪,这些都得考虑在内。
还得补充一点,之前英国的干涉给基辅的和平调解带来了巨大损失。而这次法英两国直接或间接的干涉,可能会让乌克兰不复存在。这种可能性正从一种假设在我们眼前迅速变成现实,而且一天比一天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