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经理,这份绩效考核根本不符合事实!”林晓冉双手颤抖,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愤怒。
李经理推了推金丝眼镜,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公司决定已定,今日内请收拾好你的物品离开。”
窗外的阳光洒进办公室,映照出空气中浮动的尘埃,如同林晓冉此刻破碎的心情。
她把积攒三年的回忆装进纸箱,抬头看见李经理得意的冷笑。
踏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身后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林晓冉,你先别走!”
她回头,愕然看到公司老板陈总站在台阶上……
01
清晨的阳光穿过百叶窗,洒在林晓冉的办公桌上,映出一道道细碎的光影。
这个季节的北京,天空湛蓝如洗,远处的高楼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一如林晓冉初来天睿科技时的憧憬与期待。
林晓冉是天睿科技市场部的一名普通员工,二十八岁的年纪,脸上还带着些许青春的痕迹,眉眼间却已透着职场女性的沉稳与锐利。
她今日穿了一身简约的藏青色套装,发髻高挽,显得干练而精神。
从前端详她的容貌,并无惊艳之处,只在那双杏眼中藏着一股子倔强与敏锐。
三年前,她从天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在几家知名企业实习后,凭借出色的表现进入了天睿科技。
初入职场,她满怀热情,将这份工作视作事业的起点,从不吝啬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林晓冉一早便到了公司,为上午的项目会议做最后的准备。
桌上的咖啡已经凉了,她顾不上喝,全神贯注地修改着演示文稿,力求完美。
同事们陆续到岗,向她打着招呼,她抬头微笑回应,又低头继续工作。
市场部的气氛向来融洽,同事间互相扶持,一起度过了许多加班的夜晚与紧张的项目截止日。
“林姐,这是我整理的客户反馈,可能对你的报告有帮助。”小王,一个刚入职不久的新人,将一份文件放在她桌上。
林晓冉抬头,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谢谢,你的工作总是这么细致。”
小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林姐带得好,我只是学着你的方法做而已。”
这样的对话在天睿科技的市场部并不少见。
林晓冉虽非管理层,却因其专业能力与乐于分享的态度,成为了新人们的非官方导师。
她细心指导,从不藏私,常常在项目的关键时刻提出独到见解,为团队化解危机。
正当林晓冉埋头整理资料时,市场部的气氛忽然变得微妙起来。
她感觉到一股冷意从身后袭来,不必回头,也知道是谁。
“林晓冉,十点的会议,你准备好了吗?”李经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冷不热。
李经理,四十出头,戴着金丝边眼镜,是市场部的直属上司。
他穿着一丝不苟的灰色西装,皮鞋锃亮,站姿笔直。
林晓冉转过身,保持着职业的微笑,“李经理早,资料已经准备好了,刚刚在做最后的检查。”
李经理略微点头,目光在她的电脑屏幕上扫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转身离去,留下一句,“希望这次的报告能有些实质性的内容。”
这话听在林晓冉耳中,分明带着一丝嘲讽与不屑。
自从一个月前的项目会议上,她指出了李经理提案中的数据错误和逻辑漏洞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
那是一次关键的客户项目会议,李经理主持,公司高层及重要客户都在场。
李经理提出的市场策略看似完美,实则存在明显的数据分析偏差。
林晓冉发现后,本想私下提醒,但会议进程太快,眼看决策就要基于错误数据做出,她不得不当场举手发言。
“李经理,抱歉打断,”她记得自己当时是这样说的,声音镇定而专业,“我注意到第七页的数据分析存在一处偏差,用户增长率的计算没有考虑到季节性波动因素,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对市场反应的预估过于乐观。”
会议室一时安静,所有目光都转向她。
李经理的表情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但很快被职业性的微笑所掩盖。
“林晓冉,你确定你的分析是正确的吗?”他反问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
林晓冉没有退缩,她打开自己准备的补充资料,投影到屏幕上,“我做了一些独立分析,这是考虑季节性因素后的数据模型,您可以看到差异有多显著。”
客户代表们凑近屏幕,细细查看数据,随后点头表示认同。
公司的技术总监也确认了林晓冉的分析更为准确。
最终,会议采纳了她的建议,修改了市场策略。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成功的专业贡献。李经理也在会议结束时公开感谢了她的“细心”。
但从那天起,林晓冉明显感觉到李经理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先是被排除在几个重要会议之外,接着是工作安排上的刻意刁难,分配给她的任务要么毫无挑战性,要么几乎不可能按期完成。
每当她试图与李经理沟通,对方总是以“工作安排由我决定”为由,拒绝任何调整。
林晓冉并非没有想过申诉,但市场部直接向李经理汇报,而公司高层日理万机,她不愿为一己之私打扰他们,只能默默承受,希望时间能冲淡这段不快。
正如往常一样,十点整,林晓冉抱着准备好的资料,来到会议室。
会议主题是季度市场策略评估,参与者包括市场部全体成员和几位其他部门的负责人。
林晓冉选择了一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记录会议要点。
李经理站在投影屏幕前,开始他的发言。
他侃侃而谈,语调自信,不时引用一些行业数据和专业术语,赢得了在座多数人的频频点头。
当讨论进行到林晓冉负责的项目时,李经理的语气忽然变得严肃,“接下来,我们来看林晓冉负责的社交媒体营销项目。”
他点击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屏幕上显示出一组数据,红色的下降箭头格外醒目。
“如你们所见,这个项目在用户参与度和转化率上均未达到预期目标,比上季度下降了15%。”李经理的目光直视林晓冉,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责备,“林晓冉,你有什么解释吗?”
林晓冉心中一凛,她清楚地知道,这些数据与她上周提交的报告完全不符。
她的项目虽然没有大幅增长,但总体表现稳定,用户参与度甚至有小幅上升。
02
她站起身,声音平静但坚定,“李经理,我注意到这些数据与我上周提交的报告有较大出入。根据我的分析,项目的用户参与度实际上比上季度增长了3%,转化率保持稳定,没有出现下滑。”
李经理冷笑一声,“林晓冉,我想提醒你,作为部门负责人,我掌握的数据来源比你更全面。你确定要质疑我的分析吗?”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同事们不安地交换着眼神,没有人敢出声。
林晓冉感到一阵窒息,她知道李经理是在公开刁难她,但在这种场合下,她别无选择,只能退让。
“我没有质疑您的分析,只是提供我所了解的情况。”她努力保持语气平和,“如果有任何不足,我会积极改进。”
李经理满意地点点头,仿佛赢得了一场胜利,“很好,希望下季度能看到实质性的提升。否则,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这句话无异于一个公开的警告。
林晓冉默默坐下,胸口堵着一股闷气,但职业素养让她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会议继续进行,她机械地记着笔记,脑海中却回响着李经理的威胁。
会议结束后,同事们快速散去,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氛围下多留。
林晓冉收拾好电脑和文件,正准备离开,却被李经理叫住。
“林晓冉,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他的语气不容拒绝。
林晓冉跟随李经理来到他的办公室,玻璃隔断让这个空间既私密又透明。
李经理坐到宽大的办公桌后,示意她坐在对面的访客椅上。
“林晓冉,你在今天的会议上的表现让我很失望。”李经理开门见山,眼中带着明显的不悦,“作为一个团队成员,你应该支持而非挑战你的上级。”
林晓冉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李经理,我尊重您的领导地位,但我认为专业上的沟通和讨论对项目有益。如果我的数据分析有误,我很乐意接受指正。”
李经理摇摇头,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林晓冉,你总是如此自信,确信自己永远是对的。这正是你的问题所在。”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公司最新的绩效评估结果出来了,你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团队协作方面。”
林晓冉接过文件,难以置信地看着上面的评分:整体绩效C-,远低于她以往的A和A+。
各项指标中,专业能力和工作质量尚可,但团队协作一项被打了最低分,附带评语是“不尊重团队决策,频繁质疑项目负责人”。
“这不公平,”林晓冉抬起头,声音微微颤抖,“我一直尽力配合团队工作,从不因个人意见影响项目进展。”
李经理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评估结果是由多位同事匿名打分得出的,客观公正。而且,”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冷硬,“根据公司规定,连续两个季度绩效不达标的员工将面临调岗或解雇。”
林晓冉感到一阵眩晕,她明白李经理话中的暗示——只要他想,下个季度她的绩效依然会是不合格的。
“李经理,我想了解具体的评分标准和过程,这关系到我的职业发展。”她试图寻求更多信息,希望找到申诉的空间。
李经理轻轻摇头,“这属于公司机密,无可奉告。不过,”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如果你能在团队中展现更多的...合作精神,或许下季度的评估会有所改善。”
林晓冉明白他话中的含义——屈服于他的权威,放弃专业坚持,换取一个安稳的位置。
这种妥协对她来说无异于职业尊严的自我背叛。
“我明白了,谢谢李经理的反馈。”她平静地说,内心却已下定决心,不会向不公低头,哪怕代价是失去这份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冉依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尽管李经理给她安排了越来越多琐碎且没有挑战性的任务。
她每天早到晚走,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无可挑剔,同时私下记录下李经理的不当行为,希望找到合适的时机向高层反映。
同事们注意到了林晓冉的处境,但大多选择了沉默。
在职场中,没有人愿意冒险站在权力的对立面。
只有张敏和小王偶尔会私下表达支持,给她带来一丝温暖。
“林姐,你还好吗?”一天下班后,张敏在电梯口拦住了她,眼中满是关切,“最近李经理对你...”
林晓冉微笑着打断她,“我没事,职场起伏,正常。”她不想让自己的困境成为同事的负担。
张敏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能说出那句“大家都知道李经理针对你”。
在职场的现实面前,道德勇气往往显得如此奢侈。
又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林晓冉正在整理一份客户反馈报告,办公室的气氛异常安静。
不时有同事向她投来复杂的目光,又迅速转开视线。她隐约感到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果然,不到四点,人事部的赵晴带着一脸为难,来到了她的工位旁。
“林晓冉,能谈一下吗?”赵晴的声音很轻,似乎不想引起太多注意。
林晓冉点点头,跟随赵晴来到一个小会议室。
房间里,李经理已经坐在那里,脸上带着难以捉摸的表情。
赵晴示意林晓冉坐下,轻咳一声,开始了她显然已经排练过的话语,“林晓冉,首先感谢你过去三年为天睿所做的贡献。”
这样的开场白无疑是个不祥之兆。林晓冉的心沉了下去,但她的脸上没有显露任何情绪,只是静静地等待赵晴继续。
“根据公司最新的人员优化计划,加上你近期的绩效评估结果,”赵晴避开林晓冉的目光,声音越来越小,“公司决定与你解除劳动合同。”
尽管预料到会有这一天,真正听到这个消息时,林晓冉还是感到一阵眩晕,如同被人迎面打了一拳。
03
“理由是?”她的声音异常冷静,甚至连她自己都感到惊讶。
赵晴递给她一份文件,“具体请看这份解雇通知,主要原因是绩效不达标和团队不和谐因素。”
林晓冉接过文件,扫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法律术语无非是为这次不公正的解雇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这份绩效评估报告明显不符合事实。”林晓冉的目光从文件转向李经理,语气坚定,“李经理,我想知道,这是您个人的决定,还是公司高层的共识?”
李经理推了推眼镜,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林晓冉,公司的评估系统是客观公正的。你本季度的工作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团队协作方面,多次与同事发生工作理念冲突。”
这番话堂而皇之地回避了她的直接提问,显然这一切都是李经理一手策划的。
林晓冉心中的愤怒如火般燃烧,但她知道,此时的抗议不会改变任何结果。
“李经理,我想我有权利知道具体的评分细则,以及是谁做出的评估。”她强压着怒火,试图寻找任何可能的申诉空间。
李经理轻轻摇头,像是对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感到失望,“这是公司机密,无可奉告。”
他瞥了一眼手表,“离职手续已经准备好了,你今天内收拾好个人物品离开,公司会按照劳动法给予相应的补偿。”
赵晴在一旁补充道,“你的补偿金会在下周打到你的账户,如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
林晓冉张了张嘴,想要反驳,想要争辩,想要告诉他们这一切有多么不公,但最终,她只是深吸一口气,默默接过了文件,“我明白了。”
离开会议室的瞬间,一滴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但她倔强地眨了眨眼,将它逼了回去。
不,她不会在这里崩溃,不会给那些盼着看她笑话的人这个机会。
回到自己的工位,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同事们都低着头,装作专注于电脑屏幕,没人敢正眼看她。
这一切显然已经不是秘密,或许在她被叫去人事部的那一刻,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办公室。
只有小王,一个刚入职不久的新人,悄悄地递过来一张纸巾,“林姐,没事吧?”
林晓冉接过纸巾,勉强笑了笑,“没事,职场起伏,正常。”她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这个善良的年轻人。
她拉开抽屉,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三年的时光,竟只堆积了这么点东西:几本专业书籍,一个陶瓷杯,墙上钉着的几张市场分析图表,还有桌边一株已经开始枯萎的绿萝。
这株绿萝是她刚入职时买的,本想为冰冷的办公桌增添一丝生机。
三年来,它见证了她的成长与努力,如今却要与她一同离开这个地方。
隔壁工位的张敏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走过来,小声道:“晓冉,不如我们给你申诉一下?大家都知道李经理针对你。”
林晓冉摇摇头,“算了,鱼死网破对谁都没好处,你们还要在这儿继续工作。”
她将最后一件物品——一个曾获得公司最佳员工奖的奖杯放进纸箱,突然感到一阵荒谬,那时的自己,怎么会想到会有今天?
她将奖杯随手丢进纸箱,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仿佛也在为这个荒谬的结局叹息。
收拾完毕,林晓冉环顾四周,这个她待了三年的地方突然变得如此陌生。
曾经的热情和梦想,如今只剩下一片冰冷与疏离。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瞥向了李经理的办公室,透过玻璃窗,看到李经理正翘着二郎腿,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与人事部的赵晴愉快地交谈着,不时发出笑声,仿佛在庆祝一场胜利。
那一刻,一股无名火从心底升起,林晓冉取出手机,打开公司群,开始输入一条告别信息。
“各位同事,今天是我在天睿科技的最后一天。三年来,感谢大家的帮助与支持。”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飞舞,“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
她停顿了一下,又接着写道:“职场如战场,有时候能力再强也敌不过人为的评判标准。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顺利,也希望公司管理层能更加重视真才实干,而非只看关系与顺从。”
她的手指悬停在发送键上方,犹豫了一秒,最终还是按了下去。
这是她能做的最后一点抗议,一种无声的宣言。
信息发出的瞬间,她感到一种莫名的释然,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
至少,她没有默默离去,至少,她让真相有了一个出口,就算微不足道。
她抱起纸箱,挺直腰杆,一步步向公司大门走去。
身后,同事们的窃窃私语如影随形,但她没有回头,只是稍稍加快了步伐。
有人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有人对李经理的行为感到不满,还有人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在她离开后分割她的工作资源。
职场如此,人心亦如此。林晓冉不再为这些感到愤怒或伤心,只是平静地接受这个现实。
走廊尽头,林晓冉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李经理的办公室,她刻意放慢脚步,想要让对方看清楚自己离去时的倔强身影。
04
李经理确实抬头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轻蔑,随即又低头继续与赵晴交谈。
这一瞬,林晓冉只觉得心口一阵刺痛,三年的努力,就这样被轻易抹杀,连一声道别都不值得吗?
三年来的加班熬夜,为项目绞尽脑汁,放弃周末与假期,到头来,在李经理眼中竟如此轻贱?
她强忍住涌到喉咙的酸楚,继续向前走去。
走到电梯口,她按下下行键。
“叮”的一声,电梯门缓缓打开,林晓冉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随着电梯门的关闭,她感到一种奇怪的超脱感。
电梯平稳下行,她看着数字一层层减少,忽然想起了曾经的梦想和目标。
电梯到达一层,门缓缓打开,露出宽敞明亮的大堂。
林晓冉调整了一下怀中的纸箱,迈步走出电梯,向公司大门走去。
大堂里人来人往,有刚进门的员工,有正要外出的访客,还有在前台等候的快递员。
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抱着纸箱离去的女子,没有人知道她的故事,没有人关心她接下来要去哪里。
可在她即将走出大门的瞬间,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林晓冉!等一下!”
她疑惑地转身,看到公司的人事部主管赵晴正快步向她走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与局促。
“林晓冉,你先别急着走,”赵晴努力调整着呼吸,似乎是一路小跑过来的,“陈总要见你。”
林晓冉一时有些恍惚,不确定自己是否听错了,“陈总?”
赵晴点点头,神色复杂,“是的,陈总刚才看到你在公司群里发的信息,问起了你的情况,得知你被裁员后,立即要求见你。”
林晓冉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她没想到自己随手发的一条告别信息会引起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的注意。
陈总平日里日理万机,很少过问部门的具体人事变动,更不用说亲自见一个被裁的员工了。
“是关于我的离职补偿吗?”她试探性地问,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
赵晴摇摇头,表情更加纠结了,“我…我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事。陈总只是让我立刻把你带上去。”
林晓冉犹豫了,她本不想在公司多待一秒,但陈总亲自要见她,这实在是一个难以拒绝的意外转折。或许,这是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
“好吧,”她最终点点头,抱紧怀中的纸箱,“带路吧。”
赵晴松了一口气,似乎担心林晓冉会拒绝,“跟我来。”
重新回到电梯中,林晓冉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
电梯上升到顶层,那里是公司高管的办公区,她只在公司大型会议时来过几次,对这里并不熟悉。
电梯门打开,赵晴带着林晓冉穿过安静的走廊,来到尽头一扇宽大的实木门前。
门上挂着一个低调的铭牌:陈霖,总裁。
赵晴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低沉而有力的男声:“请进。”
赵晴推开门,示意林晓冉进去,自己则悄然退下,轻轻带上了门。
林晓冉深吸一口气,抱紧怀中的纸箱,走了进去。
总裁办公室宽敞明亮,一整面落地窗让北京的城市景观一览无余。
陈霖,四十五岁左右,身材挺拔,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的景色。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脸上没有林晓冉想象中的威严和距离感,反而带着一丝亲切的微笑。
“林晓冉,请坐,”他指了指办公桌前的访客椅,“不必紧张。”
林晓冉轻轻点头,放下纸箱,坐在了椅子上,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像个等待训话的学生。
“听说你今天离职?”陈总倒了一杯水递给她,语气平静,没有一丝斥责或审问的意味。
林晓冉接过水杯,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只能点点头,“是的,刚刚收到了解雇通知。”
“我看过你的资料,”陈总回到自己的座位,目光炯炯地看着她,“天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在几家知名企业实习,三年前加入天睿,一直表现优秀。”
他翻开面前的一份文件,“你主导的几个营销项目,效果都相当不错,特别是去年底的那个线上推广活动,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用户增长。”
林晓冉握紧了水杯,不明白陈总的意图,是想告诉她,即使业绩好也会被裁员吗?
“谢谢陈总的肯定,”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李经理认为我不适合继续在天睿工作。”
05
陈总脸上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你知道为什么我会找你吗?”
林晓冉摇摇头,内心迷茫与警惕并存。这个问题太过开放,她不确定陈总期待什么样的回答。
陈总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门口,轻轻关上了门,又回到她面前,语气变得更加郑重,“这里不太方便说,能否借一步说话?”
林晓冉更加困惑了,但还是跟着陈总起身,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
一个公司的总裁,为什么会对一个普通员工的离职如此关注?为什么要带她去一个更私密的地方谈话?
陈总带着她离开办公室,穿过几个走廊,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安全楼梯间。
这里人迹罕至,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陈总,”林晓冉终于忍不住问道,“您究竟要说什么?”
陈总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其他人在场,才凑近她,压低声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