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韩国经济》报道韩国偷卖中国产重稀土的电力设备,帮助美国以第三方渠道躲避中国制裁,结果被中国发现,并对韩国多领域进行警告,如果发现违规将进行制裁。
这番报道在韩国引发震动,中美大国博弈的背景下,韩国到底该何去何从成了横贯在诸多韩国企业心中的问题,毕竟对于韩国来说,中美两国的博弈,贸然参与充满风险。
可韩国又并非中立国家,如果不做出相应行动,美国更会加强原有的想法——务实策略,将盟友利益进一步压缩,转向“以美国为优先“,韩国利益还是会受到损害。
简而言之,韩国的行动逻辑就是既不想放弃美国带来的盟友利益,又不想为了表忠心结果跟中国产生对峙,亚太地区局势越发复杂,未来也会出现更多挑战和机遇。
合作要比对峙产生的收益更大,韩国也不想放弃中国的庞大市场,可随着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权衡、兼顾两方对韩国来说是有些力不从心的,特别是在中重稀土产品领域更是如此。
要知道,美国对中国稀土产品的依赖度非常高,许多相关美国企业股价上涨很快,本质上是美国民众希望能够摆脱对华依赖,但短期内这个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自二战以后,美国的选择并非制造业发展,而中国则是走上“实业兴国”的道路,最终产生了不一样的市场基础,中国制造成为名片,美国的金融服务成为特色。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合作才能弥补短板,也可以获得更大利益,问题是美国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应该加大对华压制力,摆脱这种合作带来收益的模式,最终实现“制造业回流”。
因此,韩国在关税战当中就无法再高高挂起,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现在美国面临中重稀土产品供应丢失的窘境,高端科技和军工产业都产生了原材料不足的问题。
而且以美国库存来说,只能支撑不到60天的无供应使用,所以说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中美博弈明显会持续加码,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分离重稀土的国家。
不论美国怎么出招,都不可能在2个月内研发并建立生产线,就像4月15日,CNN发文称“美国对于稀土管制毫无反抗之力”,现在多家企业被叫停生产,急需新的原材料。
韩国在这种局面下自然是非常纠结,毕竟韩国也需要中国稀土产品,市场依赖度已经到达50%,但根据中国回应来看,关于警告这件事韩国好像只是自己吓自己。
不过在4月24日,美韩开始进行贸易会谈,为了达成豁免关税的成果,韩国也开始思考特朗普所谓“限制对华贸易”的条件,针对这种抉择,中国倒是进行了劝告。
妥协换不来自主,美国以“对等关税”为借口,强行施压要求对方认可霸权主义,如果此时选择让步,那之后就是美国进一步压制,所以韩国更应该冷静判断局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