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是2025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一日,天气多云,最低气温12摄氏度,最高气温26摄氏度,历史上的今天:1993年,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合龙,展示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技术实力,推动了上海市经济发展”“第一节课马上开始,请同学们进入教室,准备上课”......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灵璧县第一初级中学红领巾广播站传来的清脆声音穿过清晨的阳光响彻校园的每个角落,为师生们开启崭新的一天。

在灵璧县第一初级中学,红领巾广播站不仅是传递信息的窗口,更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思政课堂。该校以广播站为载体,深度融合“增强政治引领、落实‘五育并举’、服务‘双减’政策”理念,让红色基因浸润心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红色“声波”润童心

学校将广播站打造为“移动思政课堂”,通过《红色故事》栏目,宣传革命先辈事迹,让学生们在聆听中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如建党节、国庆节等,广播站精心策划特别节目,通过朗诵红色经典诗歌、讲述英雄模范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学雷锋月”期间,广播站推出《榜样力量》系列,讲述新时代青年党员的奋斗故事;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开设《安全记心间》专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治知识。

“队员们通过参与节目策划,不仅提升了表达能力,更坚定了红色信仰。”该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婷介绍,广播站成立以来,带动全校学生组建红领巾讲解员小分队,将红色故事带进社区、家庭,形成“校内引领校外”的教育闭环。

学科“声浪”展才华

广播站开设的节目丰富多彩。“美文鉴赏”中,学生原创诗歌与名家作品交相辉映;“英语天地”里,中英双语播报让语言学习充满趣味;“天南海北”里,把世界各国地理知识、风土人情进行有趣的介绍;“世界真奇妙”则通过探秘各种奇妙现象,进行潜移默化的科学教育......该校以广播站为纽带,实践“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

以“智育+美育”,开设《世界真奇妙》《音乐之声》栏目,邀请教师录制趣味科普和音乐鉴赏节目;“体育+劳动”:通过《运动科普》《劳动最光荣》栏目传递运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德育+实践”:设立“小记者站”,学生们到操场、教室、校园附近等地采访,用声音记录校园文明故事。

“以前觉得写作文难,现在每周投稿《校园新闻》,写作成了我的快乐时光。”七年级学生陈思成说。

课后“声场”伴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广播站成为学生释放潜能的“第二课堂”。学校创新推出“点单式”节目:学生可通过投稿箱、在“广播站留言箱”预约“我想听我想讲”内容,例如“课间轻音乐”缓解学习压力,“心理树洞”解答成长困惑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广播站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在“我爱家乡”主题活动中,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录制《家乡味道》;在“非遗传承”项目中,与民间艺人合作推出《剪纸里的传承》,采访当地画家讲解钟馗画创作技法等节目。“这里不仅是广播站,更是学生培养兴趣和特长的摇篮。”该校校长汪玉凤说。

制度“声轨”促长效

为保障广播站可持续发展,学校构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制度保障方面,制定《红领巾广播站工作制度》,明确播音员选拔、稿件审核、设备管理等流程;师资联动方面,组建由语文、政治、艺术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还邀请校外专业教师对播音员进行培训,从发声技巧、稿件朗读、礼仪主持等方面进行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评价激励方面,设立“最佳讲解员”“最佳撰稿人”等奖项,将参与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如今,广播站已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校园朗读者”活动吸引很多师生参与;声音的力量,正在这座校园里悄然生长。


教师指导学生广播员

学生感悟

校园之声点亮成长时光

上了七年级,我总是感觉有些迷茫,可红领巾广播站开播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每天,我都盼着听广播。《佳作欣赏》栏目里,那些优美的文章让我如痴如醉,我还会把好词好句记下来,写作时用一用,作文水平提高不少。记得有次考试,作文题目刚好和广播里一篇文章主题相关,我灵活借鉴,那次作文成绩特别高。《音乐时光》也超棒,疲惫时听到舒缓的旋律,瞬间满血复活。上次数学没考好,心情低落,广播里一首欢快的歌曲让我慢慢走出阴霾。

广播站还让我更加了解学校,“校园新闻”介绍各类活动,上次听完校园运动会报道,我热血沸腾,下定决心以后也要积极参加。广播站就像我的好朋友,在七年级时陪伴我成长,我超爱红领巾广播站。

□七(10)班 康雨玥

刚上七年级,面对新环境,我还有些不适应,红领巾广播站的开播给我的校园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每天课间,广播站播报准时响起,栏目丰富多样。《校园放大镜》播报校园里的好人好事,上次隔壁班同学拾金不昧的事迹让我深受触动,也提醒自己要向他学习。《故事乐园》讲的那些励志小故事是我失落时的“强心剂”。有一回我参加班干部竞选落选,心情很低落,听到广播里讲爱迪生经历无数次失败才发明电灯的故事,我深受鼓舞,告诉自己经受一次挫折不算什么。

广播站还拉近了我和新同学的距离,大家课间一起讨论广播内容,话题不断,友谊也在交流中升温。它就像校园里的小太阳,用温暖和知识照亮我的七年级时光。

□七(1)班 徐子墨

升入八年级,学业压力渐长,好在红领巾广播站开播为我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青春故事汇》栏目是我的最爱,听着学长学姐们分享成长经历,那些挫折与坚持、欢笑和泪水,让我感同身受。从他们身上,我汲取到面对困难的勇气,不再害怕学习上的难题。《时事瞭望台》则让我大开眼界,国内外新闻大事在主播的讲述下变得生动有趣,这让我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能与世界接轨,拓宽了视野。

最难忘的是上次我参加演讲比赛前,紧张得不知所措,广播站播放的舒缓音乐平复了我的情绪,随后的励志短文更是给我注入一针“强心剂”。红领巾广播站是我八年级生活的温暖陪伴,它用声音传递力量,陪我在成长路上勇毅前行。

□八(16)班 李国泰

身为九年级考生,忙碌与压力如影随形,红领巾广播站的开播恰如一抹暖阳,穿透阴霾,照亮了我的校园时光。

记得初次聆听是在一场考试失利后,心情跌入谷底的我被广播里温暖坚定的话语吸引。那期栏目《梦想加油站》讲述着平凡人坚守梦想、逆袭成功的故事,一字一句都敲在我心上,让我重新振作,再次握紧笔去投身学习。

每天课间,《知识胶囊》分享的高效学习法与学科干货也给我的复习带来极大助力。那些巧妙的解题思路、实用的记忆窍门让我在备考路上少走弯路,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广播站的存在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喘息与汲取力量的时刻。它用声音传递希望,陪伴我在逐梦路上坚定前行,期待在它的陪伴下,我能实现目标,不负青春。

□九(10)班 张正杰

(通 讯 员 王 婷 记者 黄 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