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4月27日举行的“五一”假期交通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五一”假期预计城际交通进出京总量2210万人次,日均客流442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5%,或创历史新高。北京地铁8条线路将采取“组网运行”,保障夜间大客流疏散。


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人在发布会上展示“五一”期间“组网延时”线路图。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泽钧介绍,轨道交通“组网延时”旨在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输优势,采取“组网延时”“按需延时”原则,针对性制定重点场站夜间延时措施。“组网延时”措施在春节期间进行了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五一”期间,“组网延时”进一步扩大。


“五一”期间北京地铁延长运营线路图。(市交通委供图)

5月5日夜间,地铁2、3、4、7、10、14、19号线和大兴机场线8条线路共同“组网”,最晚延长运营至次日2时。延时期间各线路之间可实现换乘,方便远距离疏运。同时,及时动态掌握夜间抵京客流预测,地铁车站加强与火车站、机场服务衔接,全力保障夜间大客流优先通过地铁疏散。

今年“五一”假期从5月1日到5月5日,共计5天。李泽钧说,“五一”假期旅游客流与市民出游交织叠加,将形成出行高峰,交通运行呈现“整体增长、热点集中、潮汐性强”态势。

“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旺盛,京郊短途自驾游与跨省中长途自驾游交织,公路自驾是进出京客流主力,占进出京客流总量的61%,日均交通量113万辆次,成为市民出京旅行首选。

假期整体呈现“前出后进”潮汐特征。“五一”假期首尾形成“双峰”,4月30日和5月1日是出京高峰,其中5月1日为出行最高峰,铁路、民航、省际客运、公路自驾进出京客流达513万人次,或刷新单日峰值纪录,5月4日、5日是返京高峰,进出京客流达445万人次,高速公路交通量达287万辆次,中间时段相对平缓。

“五一”假期,北京市“七站两场”客流总体高位运行,特别是5月1日、4日、5日客流将迎新高,北京南站、北京西站、丰台站、朝阳站四个火车站客流量大,占比超过八成。重点场站夜间接驳压力突出,北京南站、北京西站、首都机场、大兴机场需求更加旺盛。

此外,故宫、环球影城等热门景点,王府井、三里屯等热门商圈及五棵松、鸟巢等大型活动场馆周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集中,景山前街、地安门东大街、工体北路、北辰西路等道路短时会出现车流集中情况,市内路网运行和公共交通客流总体平稳。

“五一”期间,预计王府井、西单、南锣鼓巷、金鱼胡同、珠市口、动物园、巴沟7个地铁站客流集中,较近期周末客流增长超过50%。地铁2、3、6、8、10、15、17号线,适时采取加开临客、延长运营时间等服务措施。公交增加途经公园景区、热门商圈和群众性活动场所等周边运力供给,加密发车间隔,根据客流变化采取调度措施。

“五一”假期,北京市域内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5月1日0时至5月5日24时。预计京藏、京承等高速前期出京方向和后期进京方向交通压力集中,京藏康庄、京承司马台、京港澳琉璃河、京沪应寺等部分进京检查站容易出现车辆排队情况。

针对易拥堵路段,交通部门采取免通车道全部“抬杆”放行,高峰时段确保开道率100%。新能源汽车充电方面,目前,北京市域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共设置充电桩481个、充电车位637个,其中超充车位11个,换电站10座,充电车位占比24.7%。

交通部门特别提醒,4月30日(周三)为“五一”假期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通勤高峰、节前活动高峰、出行离京高峰“三峰”叠加,预计晚高峰提前至14时,持续时间较平时晚高峰延长一倍以上,16时30分至19时30分路网压力最为突出。城区主要环路、联络线,京藏、京承、京港澳高速公路出城方向以及六环路部分路段,以及枢纽场站周边车流集中。建议市民关注路况信息,尽量错峰出行,避开高峰时段和易缓行路段。前往火车站机场客流量大,请预留充足时间避免误车、误机,优先选择轨道交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