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LOL 赛事中,不同的比赛阶段和赛制,获胜所需的局数可能不同。例如在 LPL 夏季赛常规赛的定组赛阶段,采用双循环 BO3,先赢得两局比赛的队伍获胜。而在抢位赛阶段,采用 BO5单败赛制,先赢得三局比赛的队伍获胜。具体获胜所需局数会根据不同的赛事阶段和赛制安排有所变化。



至于游戏玩法:哪局杀敌总数较多的盘是什么意思呢?指的就是在BO3的比赛中猜测哪一局两方杀敌总数最多,例如:第一局总数为21,第二局总数为34,第三局总数为17,那这样就是第二局为胜!算是比较有趣的游戏玩法。



2025年LPL全年合并为一个赛季,分为三个赛段。第一、第二赛段淘汰赛的优胜者,将代表LPL参与First Stand、MSI等国际赛事。第三赛段常规赛结束后,将进行LPL2025赛季季后赛,决出LPL2025赛季总冠军。



以下是每个赛段详细介绍:【第一赛段】双边无畏征召加SOLO选边登场第一赛段将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首次使用双边无畏征召模式及SOLO选边赛,第一赛段优胜者将代表LPL赛区进入First Stand赛事。【第二赛段】更残酷的对决同2024夏季赛赛制,常规赛分为小组赛、组内赛(登峰组与涅槃组)、骑士之路,但涅槃组后2名将直接结束2025年LPL的旅程;第二赛段的优胜者为MSI一号种子,决赛败者为MSI二号种子。【第三赛段】赛季总冠军花落谁家直接由组内赛拉开常规赛帷幕,8支参与第二赛段淘汰赛的队伍将直接进入登峰组,其余队伍进入涅槃组。第三赛段常规赛结束后,将进行LPL2025赛季季后赛,本赛段将决出2025赛季总冠军。

自2017年開始,英雄聯盟世界大賽擴大規模。外卡巡迴賽被取消,改為由擴大的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直接包含原外卡巡迴賽的功能。

英雄聯盟世界大賽分為兩部分:一個由12支隊伍參加的入圍賽和一個由16支隊伍參加的小組賽,其中小組賽的4個名額將由入圍賽決出。為決出這4個名額,12支隊伍分成四組展開雙循環BO1(單局決勝),而每組的第一名將隨機面對其他小組的第二名,通過BO5(五局三勝)一個名額。類似的,在小組賽階段,16支隊伍分成4組展開雙循環BO1,而每組的第一名將隨機面對其他小組的第二名,開啟單敗淘汰制的淘汰賽階段,最終決出最終的勝利者。

為體現公平性,全球每個賽區都擁有1個入圍賽參賽資格;同時,對于北美、歐洲、韓國、中國、台港澳五個賽區因職業聯賽發展較早,情況較好、成績亦較優秀,分別額外獲得兩個直接進入小組賽的參賽資格。多出的入圍賽參賽資格(每年變化)和剩餘的直接參加小組賽的資格空位(2個),則由英雄聯盟世界大賽官方根據各賽區在之前兩年的成績以及當年的季中邀請賽的成績決定:

2017年:當年全球有13個賽區,故多出1個入圍賽參賽資格;因2015-2016年韓國賽區成績最好,故韓國賽區的三號種子可以直接參加小組賽;因在五個主要賽區以外東南亞賽區在當年季中邀請賽上成績最好,故給予東南亞賽區一個直接進入小組賽的參賽資格。

2018年:當年全球有14個賽區,故多出2個入圍賽參賽資格;因2016-2017年韓國賽區成績最好,故韓國賽區的三號種子可以直接參加小組賽;因在五個主要賽區以外越南賽區在當年季中邀請賽上成績最好,故越南賽區的代表隊可以直接進入小組賽。

2019年:當年全球有13個賽區,故多出1個入圍賽參賽資格;因2017-2018年中國賽區成績最好,故中國賽區的三號種子可以直接參加小組賽;因在五個主要賽區以外越南賽區在當年季中邀請賽上成績最好,故給予越南賽區一個直接進入小組賽的參賽資格。

各個體育競賽使用不同季後賽賽制決定最終競賽的冠軍。

單敗淘汰制

主條目:單敗淘汰制

例如國際足總世界盃的淘汰賽階段,就是單敗淘汰制,輸球的球隊立即被淘汰(半決賽被淘汰者,需進行一場銅牌戰)。

兩回合淘汰賽

主條目:兩回合淘汰賽

單敗淘汰制的變種,兩支球隊要進行主、客場兩回合淘汰賽,以總比分決定結果。例如歐洲足球冠軍聯賽的淘汰賽階段。

三戰兩勝制

五戰三勝制

七戰四勝制

七戰四勝制是NBA季後賽統一使用的晉級準則。由于NBA講求主場優勢,球隊在主場的戰績通常會較好。而所謂NBA7-7-7-7制,即是季後賽的四輪比賽(第一輪、第二輪、分岸決賽、NBA總決賽)皆是採用七戰四勝制。歷史上NBA曾採用5-7-7-7制,它于1984年開始使用至2002年停用。5-7-7-7即指首輪打五場三勝制,而其餘三輪進行七戰四勝制。

2-2-1-1-1即表示首2場比賽於NBA常規賽成績較好球隊的主場進行。及後2場在成績較差球隊的主場進行。1-1-1三場比賽則為後備比賽。當球賽進行4場還未分出勝負才需舉行。1-1-1的第一場會在成績較好球隊的主場進行,第二場在成績較差球隊的主場進行,而第三場又會回到在成績較好球隊的主場進行。

總括而言,在7場比賽中成績較好的球隊擁有4場主場比賽,成績較差的只有3場。因此成績較好便擁有主場優勢。而且,只要在所有主場的賽事勝出,都足以晉級。

2-3-2

2-3-2即表示首2場比賽于常規賽成績較好球隊的主場進行。及後2場在成績較差球隊的主場進行。1-2三場比賽則為後備比賽。但這與2-2-1-1-1不同,不是進行1-1-1的梅花間竹賽。而是先在成績較差的球隊主場進行第5場比賽,再連續在成績較好的球隊主場進行第6第7場比賽。視兩隊主場距離或賽程安排,第2場及第5場之後常會各休息一天作為換場移動日或調整日。

這樣的編排的功用是降低成績較好的球隊的主場優勢,因若它只在主場勝出,便需要以2-3的落後局面回到主場。而且只要第6場比賽落敗便出局。所以對于成績較好的球隊心理壓力較大,必須在客場搶得一場勝利。因此成績較差的球隊,則是有利的。雖然成績較好的球隊有主場優勢,但較差的亦有賽程優勢。與2-2-1-1-1相比,可減少換場移動的次數。

九戰五勝制

更多場勝利的制度

以2022年世界司諾克錦標賽為例,第一輪為19局10勝,第二、三輪為25局13勝,第四輪(半決賽)為33局17勝,決賽為35局18勝。

雙敗淘汰制

主條目:雙敗淘汰制

複合淘汰制

參見:佩奇制

逐級挑戰制

主條目:逐級挑戰制

例如韓國圍棋聯賽的季後賽:聯賽第五名先挑戰聯賽第四名,勝者再挑戰第三名(每次均為三局兩勝制),以此類推,直到決出冠軍。[1]

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在2019年改革後,其季後賽賽制亦類似:16支隊伍分為爭冠組、保級組。爭冠組的第一輪是第五vs第八、第六vs第七,勝者分別和第四、第三挑戰,勝者再和第一、第二挑戰,最後的兩支勝者展開決賽爭奪。保級組則是第九vs第十二、第十vs第十一,勝者保級,敗者分別挑戰第十三、第十四,敗者再和第十五、第十六角逐,最後失敗的隊伍將降入中國圍棋乙級聯賽。每場均為兩回合淘汰賽,共八盤棋(其中一盤為「主將」戰),總比分戰成4-4時,主將勝的隊伍獲勝。

循環賽

主條目:循環賽

例如韓國職業足球聯賽,12支球隊先進行三循環33輪的常規賽,然後前六名進入爭冠組,後六名進入保級組,分別進行單循環5輪的季後賽。在常規賽的最後階段,處於爭冠組邊緣的球隊往往會為一張爭冠組門票而激烈爭奪。而在季後賽中,這樣的賽制可以激發球隊力爭奪冠或避免降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