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林丽莉教授
许多福州居民并不陌生
早在2016年
林丽莉就凭借“不打针、不吃药”的
小儿推拿和体质灸疗法
成为备受家长群体称赞的“网红医生”
01
倡导中医外治法 施展“十八般武艺”
提及中医调理体质
许多人马上会想到内服汤药
然而林丽莉却另辟蹊径
将中医外治法作为体质调理的核心手段
她提出
“针(针刺)一下、灸(灸疗)一下、
揉(推拿)一下、刮(刮痧)一下、
动(养生功)一下”
就能防病治病
这五大外治法在林丽莉手中
同样能像开汤药那样
根据个体差异做灵活组合、辨证加减
在具体施治中
所运用的医疗器具与操作方法
更是丰富多样
尽显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
近日记者走访时,一名45岁女子正向林丽莉倾诉身体易疲乏、常上火、尿频等困扰。林丽莉望闻问切后,从文件夹中挑出一张“女性亚健康调理基础方案”进行辨证加减,为她制定了10天疗程,每天的治疗项目都有所不同。
当天是首日,林丽莉指导技师,为女子刮肺经梳理肺气,刮腹股沟改善盆腔寒湿,用艾灸盒灸穴位补肾,做腹部隔药灸补阳……还运用自家祖传的药泥方,为她敷咽喉部。这一系列操作共七八项,补泄结合,通过穴位和经络影响脏腑来调理整体状态。
对于大病患者,林丽莉的外治法同样管用。当日,就有一名六旬男子激动地张开嘴,指着舌头说道,经过林丽莉4次治疗后,原本厚腻的白舌苔褪去了。原来,他前不久做了阑尾癌手术,术后放化疗产生了诸多副作用,身体难受,连中药都喝不下。林丽莉的疗法让他舒服了不少。
林丽莉的文件夹中
整齐收纳了30多类常见病症的
中医外治调理基础方案
涵盖女性备孕、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
还有小儿咳嗽、过敏性鼻炎、抽动症等
“这些可都倾注了我多年的智慧和心血呢!”
看着这一摞方案
她笑着说道
02
博采众长守正创新 让科研为疗效“代言”
林丽莉出生于针灸世家
家族传承的“永春针灸”
是泉州永春县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她是第四代传人
自幼,林丽莉便常伴爷爷身边学习,见到他手中那小小银针一次次为村民解除了痛苦。待子女成人后,爷爷更是坚持每天纯公益坐诊,分文不取,直到十多年后离世。这样的医者仁心得到了村民们深深的爱戴,也让林丽莉深受触动。
1995年,林丽莉考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科,毕业后凭借优异成绩入职福建中医学院(即如今的福建中医药大学),成为针推系教师。工作之余,她又攻读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硕士和福建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博士。
选择读博时,林丽莉已经38岁,是副教授了。之所以做这个决定,源于她2013年前往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的感悟——科研,能为中医临床疗效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助力祖国医学走向世界。
从美国回来后
林丽莉还与林栋、王芗斌一拍即合
组建了福建省第一支
集临床、科研为一体的小儿推拿临床团队
那是2015年
他们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开设了小儿体质调理部
在这个门诊,孩子们无需打针、吃药,只要“揉揉捏捏”,就可能变得爱吃饭、长得高、少生病。到了次年,这个“接地气”的绿色疗法,就吸引了众多福州家长关注与热捧。
团队还在大量临床实践中
深入总结儿童经络脏腑的发育规律
并将所得成果应用于
成人内科常见病的诊疗中
结果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如今,林丽莉调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岗位,她表示,未来将大力推进该院各学科的中西医融合建设,助力更多病症确立最优的中西医融合基础治疗方案,续写中医传承创新的新篇章。
记者 朱丹华/文 池远/摄
通讯员 伍世军
新媒体编辑 李琼
监制 管慧 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和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