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上汽通用汽车举行高层沟通会,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副总经理薛海涛、副总经理王晨东、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与媒体展开深度对话,就一季度销量、新能源发展、产品规划、技术创新、市场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交流,全面展示了上汽通用在变革期的战略布局与发展决心。
一季度销量超预期,追求量利平衡
卢晓透露,上汽通用汽车一季度终端销量达12.9万辆,3月终端销量(含出口)4.7万辆,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公司运营重回正轨,表现远超董事会预期。在经营策略上,上汽通用从追求销量转向量利平衡,更注重盈利性。过去两年重销量而难以兼顾盈利,如今经营方针以盈利为重点。
在新能源布局上,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发布,未来12个月将有6款新能源车型投放,目标均为盈利,并配备新一代智舱和辅助驾驶技术。卢晓预计,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超50%,2027年达60% ,彻底告别亏本经营。
直面自主品牌挑战,以创新谋发展
面对自主品牌崛起带来的挑战,卢晓表示,“至境”品牌首款高端新能源MPV世家、“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及先导概念车,展现了上汽通用转型决心。扎根中国27年,上汽通用凭借中国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优势,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曾瑜详细介绍“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它突破传统物理架构概念,从尺寸上具备灵活性,可覆盖轿车、SUV、MPV多种车身结构,兼容电动、增程、插混等能源驱动形式。同时,实现多种悬架形式共生,前悬可兼容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等,未来还将配备智能化主动底盘,为新能源产品拓展留足空间。此外,该架构与电子电气架构深度融合,创造1800 +原子服务,能组合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功能。
薛海涛强调,上汽通用和别克坚守对消费者负责的标准。从技术层面看,后续车型在多方面做到合资品牌第一,如“逍遥架构”实现3 + 3 + 3布局,在辅助驾驶上与Momenta合作并增加冗余安全设计,敬畏造车,确保产品品质。
产品规划清晰,油电共进
在产品规划上,薛海涛介绍,5 - 9月“至境”旗下基于逍遥架构的核心产品将陆续亮相。今年行业燃油车和电动车比例约为50:50,上汽通用燃油车份额持续上涨,完成董事会任务,同时新能源领域也在持续突破,别克SUV插混版年底推出。
卢晓表示,上海车展凯迪拉克LOVE家族四款纯电产品首次集中亮相,新大型SUV VISTIQ也将登场。凯迪拉克新能源产品开发顺利,明年将有更多新能源车型推出,包括插混等,同时配备先进辅助驾驶技术和新一代座舱,由中国团队主导定义开发。
在推动“油电共进”方面,卢晓认为,中国市场多样,燃油车仍有市场,预计2027年燃油车份额超25%,上汽通用将保留8辆左右燃油车,推进“油电同智” 。王晨东补充,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兼顾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智能化配置提前部署,燃油车OTA升级也持续进行。
智驾战略明确,坚守安全底线
今年“智驾平权”成为行业主题,卢晓表示,上汽通用今年推出“逍遥”架构,后续车型将全面实施L2城区辅助驾驶。开发过程中,与核心链路企业和头部供应商合作,坚守行业最高安全标准。硬件上,通过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等提升感知能力;软件上,与Momenta深入合作并进行整车实车验证。同时,对驾驶员进行实时监测,多重安全保护确保驾驶安全,以安全为首要原则。
电池安全至上,全方位保障
针对新能源事故引发的电池安全担忧,曾瑜表示,泛亚将电池安全与整车安全同等对待,贯彻最高安全标准、最全面安全策略、最硬核技术和最多资金投入的原则。参与国家电池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如将热扩散试验不着火、不爆炸时间从5分钟延长到2小时。人员配置早,团队积累深厚,参与行业三电标准制定。
在制造环节,秉持高标准,电芯DCR内阻100%检测下线,奥特能2.0后进行2700V高压耐压测试,100%检测下线,还采用红外线全过程扫描确保温度控制。通过多场景、多层次保护机制,联合安吉星监控电池安全,碰撞时及时下电并通知人员,车云双端监测保障用户使用安全。
新技术方面,900V、6C超高速充电电池采用多面水冷技术,散热能力提高130%,电芯温差控制在1°C以内,电池发生剐底时也能保障散热安全,散热管路与电池框架融合设计确保刚度。电池安全具有“一票否决权” ,进行360度碰撞挤压试验,精细分析电池潜在风险,加强地板结构保护电池。同时,拥有高压保护控制策略,监测直流快充回路,预测短路并切断保护,降低用电风险。卢晓和薛海涛也分别从研发历程和成本投入角度,强调了上汽通用在电池安全上的坚守和努力,别克E5已实现7亿多公里行驶零自燃事故。
作为国内合资头部品牌的上汽通用将在销量、新能源转型、产品技术创新、市场策略等多方面展现出积极变化和明确规划,以应对市场挑战,迎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表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