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低调的人士,像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一些低调的人不代表没有做过重大的贡献,今天我要说的这位就不得了,他不仅是前清的举人,还是国家主席的内弟。
前清举人
江庸,1878年生人,小时候就学识丰富。早年曾去日本留过学,之后就有了"法政科举人"的称号。说到他的故事,最早能够追溯到清朝,在清朝还统治的时候,他还在朝廷中还是一位六品大员,任职大理寺,大理寺当时可是重要的机构。南北议和的时候,江庸就去参加了。曾经相继担任过司法部次长和司法部部长等职位,在当时这些职位都是有实权的,可见对其重视程度。
江庸对于法律这一块非常有兴趣,曾经还当过律师,做过老师,反正都是和法律有关的。解放战争时期,江庸是主张和平的,对于蒋介石抛出的橄榄枝,江庸一点都稀罕,因为在他的眼里,蒋介石这一派太过于主战。
国家主席是他内弟
当时国民党想停战,也是让李宗仁找到了江庸,江庸出面找到了当时的北平市长叶剑英,和他商讨了对策。在北平商量完对策后,他们在傅作义的陪同下去到了河北西柏坡,当时面见了中央领导人,中央领导人也是对他们表示欢迎,当时周恩来很高兴。
当时和江庸一块去的还有杨尚昆,杨尚昆很有来头,曾经担任过国家主席,经过一番介绍后,江庸聊起了关系,简单算起来,我和双江杨家是亲戚,你还是我内弟。如果不是杨尚昆介绍,他们的这层关系还不知道,原来杨尚昆的堂兄叫做杨尚模,杨尚模家里面有一个二姐,这个二姐就是江庸的妻子,这样一算,可不就是内弟吗?都是实在亲戚。这样的事情说完后,大堂传起了一片笑声。
得到毛主席的邀请
在整个西柏坡期间,江庸还和当时的主席毛泽东见了面,简单聊了几句之后,毛主席认为这样的人真的是人才,胸怀和学识让人佩服,就是这次的见面,为之后的邀请奠定了基础。1949年,江庸在自己的住所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信中的内容就是让其来河北参加新的政协会议,在江庸眼中,这是得到毛主席的赏识了,毛主席很认可他的才干,面对这封信,江庸久久不能平静,心里很是激动,还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之后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他在报纸上登文表示:现实情况摆在这了,从杜聿明,傅作义等人的身上就能够看出来,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得到了重用,扩大了统一战线,把各个党派人士都召集来参加政治协商会议,这胸怀之大,规模之大,岂是汉光武所能比拟?
结语
其实简单从这句话来看,当年的西柏坡的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当年收到信件后,让他对我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总的来说,其实不管是在学识还是在胸怀,他都是能撑起一片天的。从毛主席给他的信件中就能够看出对他的重视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