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9日,美伊关于核问题的第二轮谈判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谈判局势紧张,前景未明。在此背景下,伊朗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局势走向愈发引人关注。

美伊核问题谈判由来已久,其历程充满波折。2015年,伊核协议成功签订,为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曙光。协议对伊朗核计划作出限制,国际社会解除部分对伊制裁,伊朗承诺将铀浓缩丰度限制在3.67%以内,限制离心机数量等,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定期核查。但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对伊朗实施一系列严厉制裁,涉及金融、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这使得伊朗经济遭受重创,双方关系急剧恶化。如今新一轮谈判重启,如何平衡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权利与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成为棘手难题。



伊朗(资料图)

面对复杂严峻的谈判形势,伊朗积极行动起来。在与美国谈判陷入僵局后,伊朗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试图争取更多外部支持。伊朗外长频繁出访周边国家,加强与地区盟友的沟通协作。例如,伊朗与沙特等国改善关系,地区合作氛围逐渐升温,这有助于增强伊朗在谈判桌上的底气。同时,伊朗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积极寻求国际盟友的支持。

在伊朗寻求支持的进程中,中国展现出坚定支持的态度。4月23日,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与伊朗外长举行会谈。中方明确表示,始终致力于推动伊朗核问题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以及非法的单边制裁。中方对伊朗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表示赞赏,充分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至关重要,美国要求伊朗彻底停止核能研究,这一举措不合理地阻碍了伊朗能源研发发展道路。中国的表态,是对伊朗在伊核问题上合理诉求的有力支持。



普京(资料图)

除了中国,俄罗斯也是伊朗重要合作伙伴。当地时间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批准俄罗斯与伊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联邦法令。该条约于2025年1月17日签署,旨在深化两国在多领域合作。俄罗斯在军事、能源、科技等领域与伊朗保持密切交流。俄罗斯向伊朗提供先进军事装备,增强伊朗国防实力;在核能领域,俄罗斯派出核科学家协助伊朗筹建核电站。

4月24日,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代表李松、俄罗斯常驻代表乌里扬诺夫和伊朗常驻代表纳贾菲共同会见IAEA总干事格罗西。IAEA长期负责监管伊朗核研究情况,通过定期核查伊朗核设施等措施履行职责。此次三方会面,围绕IAEA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发挥作用,推动伊朗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进程展开深入沟通。三国代表强调,政治外交接触与对话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有效可行途径,支持IAEA发挥专业性推动相关外交努力。这一行动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借助IAEA专业权威,以事实数据为伊朗核研究的和平性质背书,减少外界质疑;另一方面防止IAEA被别有用心国家利用,确保伊核问题解决在正确轨道上推进。



IAEA总干事格罗西(资料图)

美伊谈判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以色列对伊核问题态度强硬,一直有炸毁伊朗核设施计划,并提交给特朗普政府。以色列担忧伊朗核能力上升,认为若美伊谈判失败,伊朗可能报复,近期以色列空军进行大规模防空演习,模拟拦截针对本国军事基地的导弹和无人机,似在为美伊谈判破裂做准备。美国国内政治势力对美伊谈判态度不一,不同政治派别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谈判立场、对伊制裁解除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这也给谈判增加变数。而伊朗在核问题上立场坚定,认为自身有和平利用核能权利,“限核”与“弃核”之争关乎国家尊严,妥协空间有限。

国际社会普遍期待美伊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核问题。中俄伊三国合作,为推动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注入积极动力。未来,各方应继续保持对话协商,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寻求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为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