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世界实在是不太平,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越来越多的地方要么卷入战争状态,要么陷入到战争的边缘。
这不,最近几天,我们的两个邻国之间局势陡然升级,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原来在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枪击案。
当时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旅游胜地,有26名游客遭遇了枪击,当场死亡。
除了造成大量死亡之外,还有很多受伤的案例出现,这是过去25年来,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最严重的枪击案。
按理说,常规逻辑之下,出现这样的枪击案之后,第一件事应该是调查案件的原因,抓捕凶犯。
但是印度对于如何抓捕凶犯只有一些基本的表态,例如一定会将凶犯绳之以法之类的表述,却未见到更加明确的行动。
反而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印度立刻对邻国巴基斯坦展开了一系列的制裁和报复。
这些措施包括了停止向巴控克什米尔共享印度河河水,不允许巴基斯坦民众前往印度,并且驱逐在印度的巴基斯坦公民,甚至还驱逐了部分巴基斯坦的外交官。
按照这些措施来看,印度似乎已经完全认定,出现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枪击案就是巴基斯坦所为。
但很快,巴基斯坦就对印度的指控予以否认,并且,巴基斯坦宣布针对印度关闭领空,暂停贸易,驱逐印度公民和外交官。
印巴两国的关系已经不是跌入冰点这么简单,而是几乎一瞬间就沦为近乎敌对的关系。
4月25日凌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再次响起了枪声。
巴基斯坦“游骑兵”部队成功俘获了一名越境的印度边防士兵,局势迅速升温。
紧接着,巴方连出重拳:
1、关闭领空:禁止印度航空公司的所有航班通过巴领空;
2、叫停贸易:不仅暂停双边贸易,连通过第三国的间接贸易也一并中断;
3、驱逐印方人员:下令印度驻巴国防、海军、空军顾问限时离境,同时将印度驻巴外交人员数量压缩到30人以内。
而就在4月26日深夜到27日清晨,双方又在实控线附近爆发了新一轮激烈交火。
印度军方指控,巴军率先使用小口径武器发起攻击,印军则进行了反击。
局势剑拔弩张,印度空军也不甘示弱,加强了西部战区的战斗巡逻。
值得注意的是,“维克兰特”号航母也带着米格-29K舰载机抵近巴基斯坦海岸,摆出了一副随时动手的架势,对巴方形成明显的战略威慑。
其实在袭击发生后,莫迪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谴责,并火速缩短了原本的沙特行程,连夜赶回国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他在会上表示:“无论恐怖分子藏到天涯海角,我们都要一个个找出来,绳之以法。”
不光是口头上的表态,莫迪还下达了连串实操指令:
要求军队全线保持战备,同时推动暂停《印度河水条约》的执行、收紧边境封锁,试图通过“非军事化绞杀”手段,对巴基斯坦形成持续压力。
与此同时,莫迪政府全力引导舆论,将这次事件定性为“巴基斯坦支持的跨境恐怖袭击”,强调克什米尔地区来之不易的“正常化进程”被严重破坏,意图争取更多国际支持。
面对印度的步步紧逼,巴基斯坦高层也迅速反击。
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24日亲自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明确否认巴方参与任何袭击事件,并且决定通过国际渠道强力回击印度的断水企图。
26日,他再次在公开讲话中警告:“水资源关乎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任何想掐断我们水源的行为,都必将遭到坚决反击!”
军事层面,巴国防部长阿西夫也毫不示弱,25日公开喊话:如果印度胆敢发动全面攻击,巴基斯坦绝不会坐以待毙。
与此同时,巴空军也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歼-10CP战斗机整装待命,准备随时应对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威胁。
而在外交上,巴方则更显老练,一边呼吁国际社会介入调查,一边积极拉拢包括中国、伊朗在内的关键国家,希望在外交战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说起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真的可以用剪不断,理还乱来形容。
在历史上,英国殖民南亚的时候,印度和巴基斯坦同为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在当时,这两个国家可以被理解为同一个地区。
直到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英国的主导下分治,才一分为二。
实际上最开始的印巴分治,英国人做的事情是相当缺德的。
最开始的巴基斯坦除了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之外,还包括孟加拉国,也就是两个相隔上千公里的地方,竟然被划为一个国家,这本身就非常不合逻辑。
这样就算了,英国人还故意留下了克什米尔问题,对这一区域悬而未决,使得印巴两国都认为自己才是克什米尔的主人,这才导致了后来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剑拔弩张。
这是两国关系恶劣的历史原因。
到了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除了历史原因和领土争端之外,还掺杂了更多的现实因素。
众所周知,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美国对于印度的支持可以说不遗余力。
印美为什么会建立类似同盟的关系呢?
原因很简单,在全球范围内,美国都力图去扶持一些具备地区影响力的大国来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比如,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东欧的乌克兰等国,都属于此类。
这些国家在美国的扶持之下,或者与美国建立非常密切的同盟关系之后,就在地区关系当中,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其主要作用有二,其一是通过这些国家来主导地区局势,其二是通过这些国家来限制和威胁大国。
比如美国对乌克兰不遗余力的援助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俄罗斯,对日本不遗余力的支持,就是为了限制我国,这基本上是一个套路。
同样的,印度原本就与我国之间存在大量的争议领土。
因此,印度就成了美国人选中的在南亚地区的支持对象,只要印度能够得到美国援助,就可以在南亚地区对我国,和整个南亚地区构成威胁。
而印度之所以愿意帮助美国干搅动风云的事情,自然也是无利不起早,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这就是所谓的现实因素了。
从这个角度说,之所以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印度几乎不假思索的就认定事情是因为巴基斯坦所为,就是为了能够给美国一个交代。
毕竟,巴基斯坦在国际关系上明显的与我国的关系更密切。
再加上印巴之间历史上本就因为克什米尔问题,不止一次的发生过冲突,这件事就显得顺理成章。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矛盾,可不是现在才有的新鲜事,这早就是一件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
两国之间如果不能通过对话来解决领土争端,那么或早或迟都会诉诸武力,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不止发生过一次。
对于地区来讲,印巴冲突的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巨大。
毕竟,克什米尔位于帕米尔高原,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再加之东部就是广袤的青藏高域,自然条件更加恶劣。
从地缘的角度来说,克什米尔爆发战争,虽然对我国边境地区有一定的影响,但毕竟这一带缺少人口稠密区,所以实质性的影响不会特别巨大。
但有一说一,一旦发生冲突,乃至大规模战争,这毕竟是打仗。
对于中亚地区各国来说,包括我国最西部的地区,还是会存在较大的影响,起码会影响这一区域的交通,物流还有各类工矿的进出口生意。
比如,我国西边有些地方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运送到西部地区,通过陆路走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口出海,这样就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节省上万公里的海路。
但一旦克什米尔爆发战争,那么这条陆路通道就变得不再安全。
从世界格局的角度来说,南亚,中亚,东亚地区一直以来都远离战争中心,一旦印巴发生战争,那么这一地区势必会多多少少的卷入战争环境之中。
在加上印度有美国作为后盾,使得西方势力有机会渗透到南亚地区,这无疑会极大的影响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俄乌冲突作为过去几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造成的问题已经尽人皆知。
俄罗斯因此而几乎被全世界孤立,这个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竟然几乎被完全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也算是活久见。
一旦印巴之间因为克什米尔问题爆发战争,恐怕会再度重演俄乌冲突的悲剧。
一来,战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二来,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终会在全球范围内如何自处,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实质上,这些局部冲突和局部战争的爆发,本质上就是这些年全球经济下行,各种矛盾的激化的表现。
很多国家解决不了国家内部的矛盾,就希望通过战争转移矛盾,转移视线,来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矛盾的激烈程度。
但战争本身,除了会造成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似乎也不大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所以,如果印巴之间真的爆发了2025年全球第一次武装冲突,那么印度和巴基斯坦未来的国内局势也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是引发更为剧烈的反应。
总而言之,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如暗夜潜行一般,张牙舞爪!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