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赛琴医生:作为妇科医生,每天面对患者对HPV的“灵魂拷问”,常常让人哭笑不得。有些问题看似“单纯”,实则暴露了大众对HPV的认知误区,甚至让人怀疑:“这届网友是不是被营销号洗脑了?!”以下是医生们最想翻白眼的5大反智提问,科学打脸虽迟但到。
薛赛琴,妇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陕西延安大学,医学系,任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Hpv、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外阴瘙痒、乳腺增生、经前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产后疾病、盆腔炎等。
问题1:“我没乱搞,怎么会感染HPV?肯定是男友出轨了!”
把HPV感染直接等同于“私生活混乱”,堪称现代版“贞节牌坊焦虑”。HPV感染≠性道德问题:约80%性活跃人群一生中会感染HPV,戴套也无法100%预防,病毒能潜伏多年:首次感染后可能潜伏10年以上才被发现,此时追究“谁传染的”毫无意义。
医生心声
“姐妹,HPV不是抓渣男的工具!与其互撕,不如拉上伴侣一起打疫苗、做筛查!”
问题2:“HPV疫苗是智商税!打了反而会得癌症!”
把疫苗和癌症强行挂钩,堪称“反智谣言顶流”。疫苗成分不含活病毒:HPV疫苗是重组蛋白疫苗,相当于“病毒身份证”,教会免疫系统识别敌人。
医生心声
“某些人宁愿信朋友圈小作文,也不信WHO?疫苗要真致癌,药厂早被告破产了!”
问题3:我是处女/男,怎么可能感染HPV?!
对HPV传播途径的认知还停留在“石器时代”。黏膜接触即可传播:边缘性行为(如皮肤摩擦、口交)也可能感染,处女膜≠金钟罩,男性也是HPV载体:男性感染后通常无症状,但可能通过亲密接触传染伴侣。
医生心声
“2023年了,还有人觉得‘第一次’是HPV防火墙?建议重修初中生物课!”
问题4:“HPV阳性就是宫颈癌!赶紧给我开刀!”
把“感染”直接等同于“癌症”,堪称医疗版“自己吓自己”。多数感染会自愈:90%的HPV感染在1-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癌变需要长期助攻: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HPV(5-10年)+未干预,才可能进展为癌前病变。
医生心声
“看到阳性就喊切子宫的,建议先切了手机里的营销号!”
问题5:“已婚已育打疫苗没用,那是给小姑娘防性病的!”
对疫苗价值的理解还停留在“防早恋”层面。疫苗对已感染者仍有保护:可预防未感染的亚型,降低重复感染风险。龄≠免疫效果:9-45岁接种均有获益,男性接种还能保护伴侣。
医生心声
“某些人给狗打狂犬疫苗都知道‘防患未然’,到自己身上就双标了?”
医生们的“吐槽”背后,是对健康谣言泛滥的无奈,更是对科学普及的迫切期待。下次再听到反智言论,请默默转发这篇,拯救你身边的“被洗脑者”吧! “HPV不可怕,可怕的是宁愿信偏方也不信医生的倔强!”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果有相关问题请立即到医院就医,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京中大中医医院挂号中心,免责声明:本文使用的图文等作品来源于公众号北京中大中医医院挂号中心,转载文章所有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也注重精选好文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