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玉玲(青岛)



春风有约,花开有期,一切美好随春而来,新春农历三月不经意间走进我们的心扉。时光已展春色的朦胧,春意已牵随风摇曳的细柳,极目远望,已是山林葱郁,小花绽放,一派春色盎然。梅香松绿,峰岭叠翠;百花盛开,满眼芬芳;春心荡漾,红霞朝晖。沐浴阳光,万物皆可,人们也随着春风的舞姿出行,寻找那一片自己最心怡的景色。梦醒时,我们的灵犀一点又一点;前行中,我们的志向一波又一波;时光里我们的故事一章又一章。眺望春天,奔向远方,一路行程,一路芬芳,冬去春来却是我们无尽的畅想。

阳春三月,在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日子里,我携手妻子加入了青岛旅行社组织的恩施五日游,三月十七日晚上,我们登上了波音737飞机,飞向湖北省的恩施这个令人向往的AAAAA级旅游胜地。去恩施,要在宜昌宿一个晚上,青岛距宜昌约1500公里,飞机需要飞行两个小时,那天由于飞机晚点,青岛出发时已是晚上8:40,到达宜昌怡游假日酒店已经是午夜已近12点了,住宿条件一般,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只想着第二天尽快赶到恩施一睹芳容,睡觉前,导游给我们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八点从酒店出发,第一站的目的地是清江风景区。



第二天清晨早饭过后,八点前导游和拉我们的小汽车同时赶到酒店,因本次五日游我们只有六人,宜昌旅行社特意为我们安排了一辆九座小型车全程陪同。路上经导游小姐的讲述,我们对本次旅游的行程,恩施大峡谷和清江风景区的概况有了一个初识。五日游的序列:清江—恩施大峡谷—雪龙地缝—女儿城—梭布垭石林—黄鹤楼—江滩。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距宜昌市约230公里,汽车需要跑三个半小时。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内是横跨贵州重庆湖南湖北的武陵山向北方的延伸,属喀斯特地貌,其中有小部分丹霞地貌板块,是一个以其独特地质景观和丰富文化背景而闻名的旅游胜地。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前几年始于开发一小部分,是清江大峡谷的一段。

清江——古称夷水,是中国湖北省境内发源的第一大河流,属长江一级支流,清江干流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17000平方公里,共有支流105条,水源充沛,流量浩瀚,在湖北宜都注入长江。

旅游车在S型盘山柏油路上飞驰,极目远眺,山上的树木碧绿,天空上的白云飘渺,群山连绵无尽头,峰岭叠翠青黛影,真个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行程,一条水质清澈,碧波荡漾的大河横在我们面前——清江,我们终于来到了你面前。



清江,一条美丽的大河,碧水茫茫,青山巍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天然的一幅美丽山水画。

唯有峡谷清江水,春风荡舟过千山。

清江,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飞燕掠水,鱼翔浅底。站立在画舫船头,看着两岸的险峰峻岭,映入眼帘的美丽风光,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两句古诗: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



清江,一条从远古流来的大河,承载着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宣扬着伟大祖国的山河壮丽。

天南地北风光美,而今唯看清江水。



游客们伫立在漂亮的画舫船头,欣赏清江两岸的美丽风光,随着画舫的前行,将巍峨的峰岭和清澈的江水摄入手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内。



恩施大峡谷,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峰峦叠嶂,巍峨耸立,刀劈斧削,峭壁险峻,好一派: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恩施这边行;看春色,赏春色,心在山水闻雁鸣。



恩施大峡谷奇观:悬崖峭壁夹缝中的一柱香,矗立向天,千年不倒。

利剑冲天欲接云,春来邀客伴明月。



恩施大峡谷,悬崖峭壁半山腰的观光栈道,悬空绕峰,一览众山。

几多游人天路行,只为近看迎客松。



恩施大峡谷,妻子在悬崖峭壁观光栈道上的留影,攀登险峰,其乐融融。

不辞险峰路难行,喜听春山杜鹃鸣。



恩施大峡谷,巨石林立,怒向天穹,大山里的风光,彰显无穷的魅力。

风雨无阻迎日月,雄姿英发问天阙。



恩施大峡谷,留影险峰,心旷神怡。

桃李春风随君至,相伴心悦登高处。



恩施大峡谷的谷底有一处国家AAAAA级风景胜地:云龙地缝。云龙地缝,位于恩施大峡谷前山绝壁脚下,全长约20公里,平均深度为100米,地缝上窄下宽呈“八”字状,上宽平均为17米,下宽平均约30米,地缝入口最宽达100余米。地缝两岸及两面的峭壁上林树葱郁茂密,植被覆盖,风景秀丽,时有瀑布从上喷涌而下,经阳光照射五彩显现。从空中俯瞰,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恩施大峡谷中,其风景之美,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比美,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伤痕。



云龙地缝留影



云龙地缝留影



云龙地缝留影。



云龙地缝风光



云龙地缝风光



恩施梭布垭石林一一此次旅游行程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梭布垭石林风景区,进入景区放眼望去,令人叹为观止,这里仿佛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梦幻仙境,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时期,它曾是古海,一片汪洋。如今沧海桑田,留下了这千姿百态的石林奇观。巨大的石莲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狭窄的通道如神奇螺丝帽,峭壁上的螺纹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的鬼斧神工。每一处,每一块都值得细细品味,身置其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这亿万年的沉淀之美。

这是我们在进入景区前的合影留念。



梭布垭石林奇观一一青灰色的底蕴,一幅无需修饰的自然画卷,浓墨重彩,每一笔都是大自然造物的恩赐。



梭布垭石林奇观一一导游告诉我们,前几天恩施下了场大雨,雨后的梭布垭石林,清新脱俗,透着些许灵气,走进绿野仙踪,仿佛踏入了一片世外桃园,瞬间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平盈。



梭布垭石林奇观一一梭布垭石林,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千峰竟秀,石笋如林,漫步其中,如梦如幻,难舍之美,令人流连忘返。



梭布垭石林奇观一一梭布垭石林历经亿万年间的地壳运动,奇妙的巨石落入深谷,钻入盆地形成特殊的地貌奇观,历经沧桑风雨的洗礼,斗转星移,美轮美奂。



梭布垭石林奇观一一遥远的记忆,梭布垭石林用4亿多年的等待,只为一个穿越的石林梦幻之美,美在化石古迹的浩瀚,美在狭缝秘境的深邃。堪称是一座远古地质博物馆。



梭布垭石林奇一一梭布垭石林的岩石形态各异,与云南石林有别,造型美观,独具特色,让我们真正领略到大自然馈赠的美到极致。



梭布垭石林留影,



梭布垭石林留影



櫈梭布垭石林留影,



梭布垭石林留影



梭布垭石林留影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是连接武昌区和汉阳区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大桥全长1670米,桥孔跨度128米,高度80米,大桥设计者是著名的桥梁建筑科学家茅以升。上世纪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通车。它采用双层钢木结构,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铁路桥,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上层公路桥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下层为铁路桥,双线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作为武汉市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美称。武汉长江大桥连接起中国南北的动脉,串起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旅游能到武汉长江大桥看一看,领略大桥的雄伟壮观,长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凶涌奔腾的江水,心中颇为心悦。伟人毛泽东在他的诗词《水调歌头 游泳》写有两句名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写得真好,将难以逾越的长江天堑变成通途,赞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这是妻子在武汉长江大桥南岸引桥下的留影,很有纪念意义。



女儿城里,儿媳打来电话询问此次旅游状况,我与妻子的身体状况及吃住情况,婆媳二人正聊得热乎,兴趣盎然,婆婆的心情大好,看,乐的!



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长江南岸,始建于三国时代,距今已经1700多年的历史了,1985年重新整修。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景区内有胜像宝塔、岳飞铜雕像、红叶林笼等四季牌坊、千禧钟、奇石馆、崔颢题诗壁、毛泽东词亭、九九归鹤图、紫薇苑、鹤瀑等。历代众多文人墨客到黄鹤楼游览,并留下丰沛的诗文,其中当数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闻名于世,千百年来,黄鹤楼因此而声名鹊起。现存的黄鹤楼以清代遗留的同治楼为蓝本,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仿木结构建造,为飞檐五层的尖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



我们去的那天是周五,正遇上武汉市多所中小学组织学生和部队组织的退伍军人前来游览黄鹤楼,人特别多,热闹非凡。我与妻子在黄鹤楼前的留影



妻子千禧钟前的影照



妻子黄鹤楼前的留影



妻子沿着黄鹤楼楼梯拾级而下,欢乐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黄鹤楼顶层观赏武汉长江大桥全景,极目楚天舒。



长江南岸,一片大面积绿色盎然的芦苇荡,为美丽的风景锦上添花。



作者简介:段玉玲,山东莱西人,生于1955年,1976年入伍,在原铁道兵5师服役,1984年1月军转工至中铁15局,1987年夏调济南铁路局烟台车务段工作,已退休。

编辑:夏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