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4月26日下午,民盟河南科技信息总支、电业总支盟员一行12人来到新乡获嘉同盟古镇研宝斋,调研、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澄泥砚,聆听第七代传承人李喜阳讲述澄泥砚的千年历史与技艺传承,感受这一黄河瑰宝的独特魅力。



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澄泥砚不仅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更承载着黄河流域的文明记忆。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的核心区域,澄泥砚技艺在此代代相传,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李喜阳向盟员们详细介绍了澄泥砚的制作工艺与文化价值。作为第七代传承人,他深耕澄泥砚技艺数十载,坚持纯手工制作,每一方砚台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匠心。





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近距离观摩了澄泥砚的制作流程,还就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展开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黄河澄泥砚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应在传承中创新,结合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李喜阳也表示,近年来,他尝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更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创产品,并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文化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澄泥砚背后的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而澄泥砚正是这一文化的生动体现。此次调研学习不仅加深了民盟成员对黄河非遗技艺的认识,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民盟河南科技信息总支将继续关注非遗保护,推动黄河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千年文明薪火相传。(杨梦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