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2年,中国和朝鲜对长白山的归属问题做出了最终的划分,这座巨大的山脉明明处于我国的管辖区域之内,但却被我国划分了一半给予朝鲜政府。



对于一个无比重视领土主权的国家来说,划分本国的领土,这无疑是最为艰难的决定,但是当时,我国却不得不这么做。

我们本想通过划分领土的方式向朝鲜表达诚意,促使朝鲜在中苏两国之间向中国倾斜。

但是后来的发展事实却证明,他们并没有完全接下我国的好意,某些时刻反而选择与我们背道而驰。

在当时的处境完全不同的两国,如今也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面貌,中朝两国关于长白山问题的纠纷究竟有着怎样的由来?我们为何要把一半的长白山送给朝鲜?

中朝谈判,苏联主导

196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九年之后,朝鲜政府向我国提出了谈判的邀请,他们针对的主要问题,是处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山脉的主权归属问题。



朝鲜方面认为,长白山并不是中国的私有财富,它属于两个民族,所以在两大主权国家中间,它的边界绝对不能含糊不清。

说实话,朝鲜提出这个要求,我国政府相当震惊,在此之前,中朝两国一直在长白山附近和睦相处。

我们有着一种默契的共识,不对边界问题做明确的表达,也不对另一个民族的人民做出任何伤害,但是现在朝鲜的诉求,无异于是把中朝两国的敏感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中国该怎么解决长白山归属,怎么对朝鲜做出回应,这都成为了困扰领导人的问题,党中央不少领导干部,甚至因此而对朝鲜表示了深深寒心。

想当初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志愿军二话不说,奔赴战场,给了他们巨大的帮助,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志愿军的介入,朝鲜恐怕已经被美国侵吞。



虽然我们援助朝鲜也有着保家卫国的目的,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为他们保住了一个国家的尊严。

那个时候的中朝军队亲密到什么地步呢?来自不同国家的士兵可以同吃同住,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军事将领和指挥员可以共享训练经验,看似机密的问题也不再成为秘密。

即便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朝鲜能够重建家园,也少不了志愿军的帮助。

我们并没有在1953年全部撤军,大部分志愿军在朝鲜留到了1958年。

他们把中国先进的农业耕种经验传播给朝鲜农民,带着朝鲜人民一起开荒拓土,帮着他们清理废墟,修建房屋,修建基础设施。

没有中国的帮助,就没有六十年代飞速发展的朝鲜,正因有着这段前缘,我们才难以置信,朝鲜竟然会如此迫切地与我们划清界限。



实际上,朝鲜有此态度,这与社会主义阵营背后的操控者脱不了关系,而操控一切的国家,就是苏联。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和朝鲜之间越走越近,近到让苏联产生了威胁感。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苏联承担着与资本主义国家对抗的重任,他们当然希望在自己的带领之下,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进步。

但是,如果有某两个国家走得太近,他们必然会因此而产生两国合作、共同威胁自身地位的想法。

因此斯大林不止一次明里暗里地敲打金日成,让他好好权衡和中国之间的距离问题。

能够成为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自然是与众不同,很快,他就明白了斯大林的潜台词。



虽然不想与中国交恶,但是他也不得不带领整个朝鲜做出远离中国的趋势。

斯大林去世之后,他的继任者赫鲁晓夫更是变本加厉。

赫鲁晓夫是一个相当刚愎自用的男人,他除了想把苏联牢牢掌控在手中之外,还想让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乖乖听话。

自从赫鲁晓夫上台,他对中国的意见就一直很大,毛主席多次对他的远程指导意见提出反对,更是让他怒火中烧。

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苏联政府的态度,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逐渐僵化,此时停留在两个国家中间的朝鲜,就不得不做出选择。

尤其是在苏联全面撤出对中国的援助体系之后,他们更是被逼迫表态,虽然名为自愿表态,但实际上,此时的朝鲜根本没有自主选择权。



从重建家园以来,他们的各项建设工作就一直仰仗苏联的帮助。

苏联为他们的财政部门直接划拨了大量的援助资金,还为他们派出了军工专家和基础建设专家,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基建问题。

得益于和苏联之间的交易订单,朝鲜财政部门迅速完成了回血,也拥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完成国家后续的建设工作。

苏联是他们依靠的高山,如果失去这座大山,朝鲜将无法独立行走,所以无论如何,他们也不能得罪苏联。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疏远中国,1960年,苏联专家陆陆续续从中国撤出,苏联的各项军工装备,也成为了中苏交易的年代绝唱。

他们已经放出了风向标,朝鲜也不敢不遵从,为了讨得苏联的欢心,朝鲜在1962年开始思考与中国的边境划分问题。



正因如此,长白山的划分问题才会提上日程,朝鲜方面的意见是,他们希望中国遵从古代社会的历史传统,与本国各自占据长白山的一半权益。

但中国却认为,长白山是东北少数民族的根基,也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愿意就此让出长白山,因此与他们展开了漫长的谈判。

谈判的结果并不理想,中国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国际内容,因此不得不在关键性问题上做出让步。

在美国和苏联联合向我国施压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再与周边国家撕破脸皮。

如果因为一座长白山而导致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局势不稳,那么我们的政权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这就是我国割让一半长白山给予朝鲜的背后原因,这个原因也让人感到无限辛酸。



长白之争,自古就有

关于长白山的争夺,古代中国和古代朝鲜就一直未有定论,在明朝建立统治之前,聚居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一直把长白山看成民族文化的根脉。

他们认为这里是他们的家园,也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地方,就算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也要坚决捍卫本民族对长白山的所有权。

与此同时,更北边的高丽族同样也对长白山情有独钟。

高丽族就是朝鲜所在的民族,他们占据着长白山北部山麓,和女真族一样,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繁衍生存。

中国的少数民族对长白山有多么重视,高丽族就有同样的重视。

两个民族常常为了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不过山脉的天然分界线,倒是成为了矛盾的缓冲地带。



纵观整个明朝,有关长白山的冲突都没有激化,但是也未曾消失,后来明朝衰落,清朝崛起,东北地区的局势就完全发生了改变。

众所周知,满清民族正是起源于东北关外,所以他们对长白山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从前的中原王朝。

爱新觉罗家族认为,长白山住着一位与世隔绝的山神,他们的民族正是受到山神的庇佑,才能进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

所以自从顺治帝迁都之后,他们就把长白山完全封锁起来,并把这一行为当成对山神的重点保护。

朝鲜民族因为清王朝的举动而失去了对长白山的使用权,心中自然高度不满,双方的冲突一触即发。

短暂的几次军事交锋之后,朝鲜当局者意识到,清王朝的军事力量不容挑衅,他们不敢再在长白山的问题上多做纠缠,只能勉强遵从清王朝设定的界限,安安分分地偏居一隅。



而且在这一时期,朝鲜也属于中国的附属藩国,要知道,早年间朝鲜的国旗,都是在清朝皇帝的允准之下才能正式开始设计。

不同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清王朝面前不可能拥有太多话语权。

本来双方可以一直维持和平与和谐的局面,但是所有的平静,都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被打破。

日本人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和后来的侵华战争,把中国整个东北地区都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在不平等条约中,朝鲜半岛也被迫割让给日本政府。

这一局势一直持续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退出中国之后,朝鲜才得以独立,长白山也才得以回到中国的怀抱。

在这之后,朝鲜政府又短暂地恢复了对长白山北面的部分使用权,只是领土主权问题,一直未有明确的界限。



也是借着苏联催促的机会,朝鲜才提出了这个在他们心中积压已久的问题,中国让出一半的长白山,不仅是妥协,也是在考虑综合局势之后的权衡。

在双方划清界限之后,长白山一大半的使用权和主权都在中国政府手中,但是朝鲜分到了将军峰,他们自己也很满意。

路线不同,结果各异

这件事情,算不上背刺的程度,但中国还是有不少同胞认清了一个事实,政治世界中真的没有永远的朋友。

我们曾经把朝鲜当成朋友,对他们掏心掏肺,帮着他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中国志愿军全面撤出朝鲜时,不少朝鲜人拿着中国的国旗,给我们的战士们送东西,泪洒当场。



特定情境之中的感情或许是真实的,但是它永远也不会有利益二字强大。

九十年代的中国面临着极大的发展难题,我们拒绝苏联的过度干涉,决心依靠自己走出困境,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

我们没有余力再对朝鲜提供帮助,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我们就失去了利用价值,相比之下,能够不间断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的苏联,显然更加值得他们依靠。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强迫式地提出长白山的问题,受制于人,这是朝鲜的无奈。

不过这样无奈的情况,永远也不可能发生在中国政府的身上,因为从始至终,我们都没有对任何一个国家产生过依赖。



周总理在五十年代就已经提出,我们中国将会始终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无论哪一个国家想与我们建立同盟关系,中国都不会答应,即便苏联来了也是如此。

时至今日,这一原则依旧适用。

唯一一个和我们结成军事同盟关系的国家,还是因为战争而靠近彼此,我们靠自己,所以我们从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1960年苏联毁约时,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依靠自己,也能走出一条现代化的道路。”

毛主席说到,中国科学家们就能做到。

钱学森送出了至今无法被破解的导弹弹道,于敏送出了稳定的氢弹构型,黄旭华和彭士禄送出了海底的蛟龙,孙家栋可以骑着自行车上月球……



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总是无穷无尽,无法想象,今天的中国依然坚持着同样的道路,不疾不徐地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在崛起。

可朝鲜的情况,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好了,1991年苏联解体,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苏联对他们的帮助戛然而止,俄罗斯能够付出的东西也相当有限。

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所以需要熬过转型的阵痛期,好在现在,朝鲜也算是慢慢熬出了头。

他们也成了有核国家,陆陆续续在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对于朝鲜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对于中国而言,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合作伙伴又多了一个。



不过,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不同国家永远不可能变成永恒的朋友,维系在国家中间的黏合剂,永远都是利益。

结语:

封建王朝的历史遗留问题,在1962年得到了最终的解决,中国让出了一半长白山,换来了60年代东北边境地区的和平。

从朝鲜的发展和衰落历史中,中国也看到了足够多的教训,独立自主才是国家进步的王牌,坚持自我才是大国态度的体现。

不妥协,不依靠,不结盟,我们的原则会延续更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