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海外媒体报道,2025年4月8号,美军耗资巨大研发的TPY-4雷达,已经正式列装部队服役。
而且据传该雷达是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专门针对隐身战机量身定做的,美国首部氮化镓“反隐身雷达”,甚至有能力直接针对中国的隐身战机歼20。
(宣传片中直接将歼-20当成假想目标)
此前在发布的宣传内容里,洛马公司不仅大肆渲染TPY-4反隐身雷达的强大性能,更是直接将中国的歼20战机当作假想目标进行介绍展示,大有美方的“火眼金睛”之下,任何隐身战机都将无所遁形之势。
然而,事实真的会如洛马公司所描绘的那般一边倒吗?或许,仅从公开资料来看,这又是美国人的又一次自欺欺人而已。
反隐身神器?
在聊美国人的自欺欺人之前,首先,还是来聊聊“反隐身雷达”这一神器。
众所周知,隐身战机通常通过采用特殊材料和设计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从而降低在雷达探测频段的信号特征,以达到隐形匿踪的效果。
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反隐身雷达则会采用米波等不同于常规雷达的波段进行探测,从而发现隐身战机匿踪飞行时的蛛丝马迹。
(国产反隐身雷达)
与此同时,反隐身雷达还会采用多频段和多极化的探测方式,能够更全面地捕捉到隐身战机的雷达信号,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雷达探测外,反隐身雷达系统还可以与其他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进行融合,探寻隐身战机的不同特征信息(如热辐射、外形轮廓等),探寻战机的“芳踪”。
伴随着人工智能和AI技术的发展,反隐身雷达更是有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将这些信息与雷达探测结果进行精细处理和分析。
(反隐身雷达)
所以,反隐身雷达一度被称为应对隐身战机的绝对克星与天敌。
而中国拥有这款隐身战机克星的时间,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早在2018年的时候,中国的新华社就曾发布了一篇名为《四年之后,美国终于造出和中国同款反隐身雷达》的文章,来介绍这一神器,并在其中提到,美国的同类产品直接借鉴了中国的JY-26雷达的某些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
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在反隐身雷达技术方面已经拥有了相对于美国的显著优势。
这一点,仅从文章的标题进行分析的话,便不难看出痕迹。
而无独有偶,由科技部主管的学术期刊《电子产品世界》也曾援引台湾省媒体“中时新闻社”的报道指出,
“国产氧化镓技术断崖式领先,雷达性能让400km内F22无所遁形。”
(中国的雷达)
所以仅从这点来看,虽然美国的洛马公司将TPY-4氮化镓“反隐身雷达”吹得神乎其神,号称能够利用L波,对歼20这类目标进行侦察预警,甚至宣称可以将这个侦察预警的范围提高到500至1000公里(已经超过了前文提到的中国雷达的400公里)。
(TPY4的宣传图)
但从实际情况出发,TPY-4雷达的实际性能,可能对比中国同类产品来说并不具有优势,毕竟,前文提到了中国在反隐身雷达技术方面拥有先发优势。
而且,中国在拥有如此先进的反隐身雷达技术的情况下,也势必会对战机的隐身性能做出进一步优化。
那么,在面对着已经优化过的隐身战机时,TPY-4雷达是否还具备如此强的探测能力,也成为了一个令人怀疑的问题。
(歼20战机)
探寻中国战机不易
从探寻战机的角度出发,也并不是说“反隐身雷达”的名字中,有了“反隐身”这三个字,就一定能够让所有的隐身战机无所遁形。
首先,虽然TPY-4雷达号称,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000公里,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最大探测距离往往针对的是大型目标。而在面对雷达反射面积较小的隐身战斗机时,它的探测距离会大幅缩减。
若再考虑复杂环境以及地形遮挡等实际作战因素,TPY-4对歼20的实际探测距离只会进一步缩小。或许,在真实的情况下,它标榜的反隐身这三个字,或许只能用“反了,但没有完全反”的网络烂梗形容。
(歼20)
更何况,歼20除了隐身涂层外,还在材料和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极强的吸波能力,隐身效果极为明显,而TPY-4还没有正式投入战场,谁也无法保证,它的效果是否能用它标榜的那么出色。
同时,随着国产隐身战机机载电子战能力的不断提升,歼20实际上已经能够对任何波段的雷达构成严峻挑战。
即使TPY-4雷达能够勉强“捕捉”到歼20的踪迹,但在中国的电磁干扰面前,也不一定就能将探测数据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后方,从而及时响应。
(歼20)
再加上,TPY-4作为一款氮化镓雷达,需要使用大量的稀土作为设备元件的原料,而美国目前的全部稀土储量只有180万吨,难以满足TPY-4的需求。
这就意味着,美国要想维持TPY-4的正常运转,就必须要得到来自国际市场供应链的稀土进口保障。
但问题是,以目前全球的稀土储备来看,平均三勺稀土中,就有一勺来自中国的矿区。仅从这一点出发,中国便能随时对美国的稀土供应形成制约,让TPY-4雷达的效能大打折扣,甚至沦为一堆废铁。
(中国的稀土矿)
所以,仅从以上三点来看,歼20就大可不必将TPY-4放在心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对美国的反隐身雷达掉以轻心,毕竟TPY-4仍是一款不容小觑的产品。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美等世界主流军事强国已进入反隐身雷达时代,未来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较量,必将成为各国军事竞争的新焦点。
参考资料: 1、新华社《四年之后 美国终于造出和中国同款反隐身雷达》 2、电子产品世界《国产氧化镓技术断崖式领先,雷达性能让400km内F22无所遁形》 3、环球网《最新歼20穿上了“变形服”?隐身性能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