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通道更新通知】
【疾病故事】栏目征稿通道更新啦!!
新的投稿二维码如下~
【征稿要求】
1.真实
2.集中叙写自己印象深刻的1到2件事情
3.3000字以内
试试把【疾病故事】栏目当做自己某天写下的一篇日记吧!
我也有过这种感受
我是一名CPTSD(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幸存者,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与积极的自我疗愈后,我的生活有了不错的改善。在我的康复进程中,自我疗愈和关系型疗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某次我参加演唱会的志愿活动时,有幸认识了一位和我有着相似经历的志愿者,我们分别是这次活动两个点位的负责人。
我们加上微信有意无意地闲聊,他说:“前两年身体不太好,休学了,所以做志愿者做得多一点。” 我们的话匣子由此打开,我也曾休学过,同样是因为一些心理问题。但显然,我们对这种情况并不意外,因学业压力选择休学似乎已经是一种常态。
当时他向我介绍了团队里一位和我们有相同经历的人,那个小伙子说,“是志愿活动救了我”。
我听到这句话时,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或许是一种惊喜、兴奋,又或许是一种宽慰。
我好像感觉到和我有着类似经历的人,都在努力找寻着救赎自己的方法,而此刻,同样寻找着救赎的我,和他们相遇了。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疗愈性的时刻,我感受到自己的经历并不是孤立的,它在另一种层面上被共情,被感同身受了。
我想起出自《不原谅也没关系》一书的某句话:
在团体中见证他人的脆弱,会瓦解“只有我如此糟糕”的孤立感,这是消融毒性羞耻的关键。当你说出“我也有过这种感受”时,团体中的共鸣会像镜子一样反射出你未被扭曲的真实模样。
表达是推进治愈关系的开始
疗愈型关系往往更容易产生这样具有治愈力的时刻,它会“治愈束缚你的羞耻感”,帮助你更坦诚地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脆弱,而表达脆弱正是推进关系的关键。
这样的关系不仅仅存在于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之间。
一次我向我的母亲讲述,我发现自己害怕被抛弃的时候。我说:“我分析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发现自己经常被忽视,就跟懂事的孩子没糖吃似的,只要一有别的小孩大人的不跟我玩了。就一直很无助啊,而且我又没有手机别的小孩都在玩手机,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小时候的我可能‘反抗’过吧,企图获得大人的关注,但没用,那我就知道自己没必要做无意义的挣扎了……”
我讲了很多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回忆起一些糟糕的体验,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流下来了。我平时是一个有些情感隔离的人,通过右脑解离来回避痛苦的情绪,所以这样的时刻并不经常发生。
她只是静静地听我说,没有说话。
我知道的,她是个不善言辞的母亲。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也红了眼眶。
不知道是情绪得到了出口,是哭泣带来的抚慰,还是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在妈妈眼中同样真实且有分量。我知道一切都过去了,我现在拥有成年人的身体和力量,我会好起来的。
我渴望成为一个可靠的人
或许是从小体验了太多的“无助”,我渴望成为一个可靠的人,尤其是对自己来说可靠的人,其次是对他人。
我希望自己能从容应对各种事情,不希望自己再感到无助。因为在我能够更好地处理一些事情之后,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这种无助感(或许还有点不确定感)在消解。当身边的人遇到一些苦恼和情绪时,我学着用咨询室里咨询师对待我的方式,对待他们。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最近的不顺心,和她那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时。我说:“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不过父母控制欲强对孩子来说总不是好事儿,总说长大了会好不过这句话挺虚无的。我只能说谢谢你和我分享这些很艰难的经历,虽然这些事很难改变,但这些都不是你的问题是他们的错。最后,需要我的时候我都会在的,可能不能及时回复,不过我看到了一定会回的。”
当一位志愿者因违反纪律被工作人员说教而擅自离开岗位时,我会先共情她的感受,“被说了这肯定是令人不好受的,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感受到委屈、惊恐、愤怒,甚至被侮辱……”然后再和她一起去处理好这个问题。
我认为处理情绪是很重要的,犯错没什么可怕的,但我们要有面对问题的勇气。
每次看到那些面对错误、面对他人的错误,有些不知所措的孩子,就仿佛看到了小时候无助的自己。我会尽可能去安抚、帮助他们,好像以另一种方式,救赎小时候的自己。
我是很注重实践的人,所以我会尽可能地将我认为有利的特质融合进生活,我觉得这是康复的很重要的一个成果——成为更好的自己。
虽然遇到错误还是会焦虑、慌张,看到他人的苦难还是不会有多少共情、同情;但现在的我可以在表面上平静地处理好事情,运用学到的咨询话术、共情技巧帮助他人。这让我在应对自己的情绪、处理生活中的关系时更加得心应手,怎么不算是一种成就呢。
拥有这些变化的我似乎和小时候的自己完成了一种“分离”和“连结”。
今日作者
沈一诺
16岁,来自杭州。
【征稿】真实疾病故事:
【生病以来,你印象最深刻的1到2件事情】
讲述自己或朋友的真实故事。与疾病相关,话题不限,可以是生病经历、对疾病的思考、康复经验、对人生的思考、对疾病相关的社会现实的思考......相信最真实的,也最有力量。
长期征稿,选用后有稿费+打赏。
(加入公众号)
审校/鑫姐、柴扉、羊羊、杠铃
责编/杠铃
美编/羊羊
图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