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
这一天,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原藏于老校区的近4万册图书,在几次倒手整理后,已进入电脑输入数据、重新编号、加盖藏书章、粘贴唯一条形码的最后一道工序,并已完成了四千余册的数据输入工作,可以进入图书借阅系统的“图书流通”程序了。
虽然当初校领导曾经说过,图书室只面向教师借阅,暂不面向学生开放,但在师生数据全部完成导入借阅系统之后,我还是在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上午,在工作群里发出了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图书室的通知。
因为,在一个学期的整理工作中,不断有学生前来问询“图书室什么时候开放”的问题。
在本周的思政课大讲堂——国旗下讲话中,高一年级副主任陈冬冬老师的《让阅读照亮人生之路》,更是向全体同学发出了“让我们把阅读当作青春的必修课”的倡议。
周二早饭后,116班的孙玉然同学,推开虚掩的图书室的门,走了进来。不想打击学生爱好阅读的积极性,破例向她借出了第一本图书——《战争与和平》。
她成了新校区图书室开放以来,借阅图书的第一位学生。
第二天见到阅览室翟老师,他告诉我:孙玉然同学是下午开放时间到阅览室去阅读次数最多的学生!许是阅读报刊“不过瘾”,她向翟老师打听图书室何时开放。翟老师向她说明了相关情况。
所以,大势所趋,生心所向,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图书室,也成了必然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进入本学期以来,教育改革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中实行不折不扣的双休日,起床时间向后推迟一小时!
这让多少学生家长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本来就在以前有限的节假日沉湎于游戏、追剧等等。现在实行周周双休,那游戏还不要了学生的命?
所以,只有让阅读充分占领双休日的阵地,游戏、追剧等等才可能被迫让位!
只有当教育渐渐回归正常状态之后,课外阅读,才能正常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课堂,让“书香校园”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而在以前,校园里曾经出现过“教室里不能出现课外书”“只要书里没有习题,就都是课外书”“无论是教室还是寝室,课外书都属于违规物品”等等不太正常的声音。
当然,学生毕竟是学生,课外阅读只能在课堂之外进行,不希望有学生出现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读物、而被老师没收的情况。
因为,图书属于学校公物,若因学生违规导致图书没收,就有可能出现借出的图书不能按时归还的情况,那么,按照借阅系统设定规则,不能按时归还的图书,有可能触发罚款的情况。
想想自己的人生经历,40年前,在家自学,苦于没书读,才萌发了走进校园当教师的念头。但是40年来,有书读了,整天却忙忙碌碌,疲于应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或几本书的时间,少之又少。
现在,终于从一线教学岗位退了下来,有了充裕的时间读书,并且坐拥近4万册图书,但自走进图书室的那一天起,一直忙于这4万册图书的搬迁整理工作,短时间内,想静下心来,读几本书,只怕还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为了更多的学生能好读书,能读好书,牺牲自己一个人的读书权利,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