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从 4 月 23 日宣布辞职,才仅仅过去三天,令人担忧的事情还是接踵而至。
曾被外界调侃为 “不懂球的胖子”,可他却总是用实力在说话,一步一步扭转大众看法。
从球员时代的辉煌战绩,到教练生涯的卓越功勋,再到执掌乒协推动改革,他靠的绝非只是蛮力。
01
现在看乒乓球比赛,门票一票难求,场场爆满,场馆被挤得几乎水泄不通。
很难想象这项运动也曾经历过无人问津的至暗时刻。
十几年前,国乒队员训练时的运动鞋都要反复修补,队里连基本工资都发得磕磕绊绊。
比赛场馆内空荡荡的,二十块一张的门票还附赠盒饭,观众席上稀稀拉拉坐着几个人,连加油声都显得格外单薄。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局面被一群 “不服输” 的人彻底扭转。
从刘国梁带着队员在赛场上一次次逆转夺冠,到新生代球员用犀利球风圈粉无数。
国乒靠着一场场热血沸腾的比赛,把观众重新拉回了看台。
如今,热门赛事的门票刚开售就被秒空,观众们挤在体育馆里,为每一个精彩回合欢呼,为每一次逆转呐喊。
场馆顶棚都快被远道而来球迷们的热情掀翻。
曾经为生计发愁的运动员,如今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运动员,教练团队也有了更专业的保障体系。
从二十元送盒饭到一票难求,都是他们一拍一拍打出来的。
然而,这些改变离不开每一位为国乒贡献青春的人。
刘国梁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在刘国梁卸任乒协主席时,网友却认为:
国乒的春天来了。
或许刘国梁的人生早就已经两极分化,他辞职后令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些不该被忘记的细节
刘国梁或许自己都没想到,“质疑”从来没有绕开过他。
即便是主动卸任,刘国梁也快被网友扒了“一层皮”。
刘国梁卸任的时候,最难过的莫过于孙颖莎。
细心地网友发现,刘国梁在为孙颖莎颁奖的时候,孙颖莎并没有很开心,很快她就低下了头。
重新抬起头来的时候,孙颖莎虽然调整好了状态,但是眼眶里的眼泪骗不了人。
或许此时此刻,孙颖莎已经知道刘国梁要辞职了。
4 月 23 日辞职声明刚发布,恰逢男单国际赛事失利,热搜词条瞬间被 “刘国梁下课”“男乒培养方案失败” 刷屏。
评论区里,有人翻出他早年的调侃视频,讽刺 “不懂球的胖子终于走了”。
有人拿新生代球员的某次失误说事,指责他 “只重成绩不重人情”。
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刘国梁的培养方案不好,才导致男乒运动员没有进步。
但大家似乎忘了,刘国梁是国乒第一个大满贯得主。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球迷逐渐变成了让人无法理解的“饭圈文化”。
明明都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却总是迎来莫须有的谩骂。
陈梦和孙颖莎的对决,赢得是陈梦,但受伤害的也是她。
王楚钦赢了被骂、输了也被骂。
不知从何时起,乒乓球粉丝圈开始出现 “唯成绩论” 的极端声音。
赢了就是 “yyds”,输了就是 “教练背锅”。
队员之间的正常竞争被解读成 “资源倾斜”,甚至有人给教练组列 “黑榜”,用饭圈打榜的方式攻击不同意见者。
当刘国梁卸任,这些积累已久的情绪彻底爆发,而那个为了国乒熬白了头的人,成了最直接的 “出气筒”。
即便是马龙和许昕苦口婆心的引导粉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很难被得到理解。
刘国梁带出来的冠军运动员有很多,甚至他是最年轻的教练。
即便是他主动辞职,都没有换来网友对他最后的一丝尊重。
有一些球迷只看到了刘国梁对运动员的严厉,却没有看到刘国梁总是复盘到深夜。
比赛的录像他总是看了又看,经常夜不能眠。
在刘国梁被迫卸任总教练的职位,很多运动员堵上前程也要为刘国梁发声。
这一刻我们无心恋战,只是因为想念。
或许运动员的真诚,正是因为刘国梁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人。
在口罩时期,场地没办法用手量的时候,刘国梁选择用脚量,只为让运动员可以心里有底的稳定发挥。
为了国乒更好的发展,刘国梁成为了改革者,可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人不理解。
面对质疑和不理解,他总是用成绩说话。
但质疑声似乎越来越大。
只要是输掉一局比赛,不理智的球迷就会将“锅”甩给刘国梁。
但他本不该承受这么多。
即便刘国梁在任职期间,带出来了张继科、孙颖莎、王楚钦、马龙、樊振东等多位优秀的运动员,也还是逃不过无端的谩骂。
那些为国乒逐渐熬白的头发,似乎也成为了一场“笑话”。
还好有些球迷对刘国梁的付出是认可的。
或许面对网上的流言蜚语,刘国梁并不在意。
因为卸任并不是终点。
卸任不是终点
卸任可能并不是刘国梁的终点,他用四年的时间拿下了大满贯,用八年的时间带出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运动员。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国乒却来越好。
比赛场上短暂的时间,或许是很多运动员执着一生的执念。
结语
刘国梁或许早就习惯了争议,但国乒不该忘记,那些赛场上的逆转都是这个胖子带着一群人咬碎牙关拼来的。
卸任不是终点,正如他说的 “只要国乒需要,我随时都在”。
输赢只是一时,而总有人在背后把 “拼命” 熬成了日常。
希望大家能少些极端,多些包容,别让运动员寒了心,毕竟国乒的辉煌,离不开每个拼尽全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