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4月25日以国家话剧院经典剧目《大宅门》拉开帷幕。此次展演围绕“原创戏剧,时代共鸣”主题,秉持“重视原创、紧跟时代、艺术精湛、服务人民”的宗旨,从北京拓展至乐山,特别设立“北京主单元”“乐山展演月”和“高校展演月”三大核心板块,遴选全国15部大剧场剧目和10部小剧场剧目,于4月至9月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


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创办于2015年,始终秉持立足人民、守正创新的宗旨,讲好中国故事,聚焦新时代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集结和展示中国原创话剧风采。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据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巩保江介绍,“十年来,共有124个参演团体参与、238个剧目、线下演出915场、线上演播671场,受众达360余万人次,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已成为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中国戏剧品牌活动,被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风向标’。”


当晚,“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开幕,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版《大宅门》作为开幕大戏登台。诞生于2013年的该剧历经十二载,巡演足迹走过全国各大城市,本轮的八场演出,由吴樾、王新、刘佩琦、常玉红等联袂呈献,将与观众共度荡气回肠的“五一”假期,此外,由陕演集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出品、演出的话剧《白鹿原》也于同期登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展演主单元其他大剧场剧目中,5月—8月,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话剧系列”作品《春逝》、上海戏剧学院与福建宁德市周宁县委宣传部(文旅局)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树魂》、青岛市话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烟火人间》、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现实题材话剧《如歌》、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原创话剧《京报》、北京风雷京剧团“梨园三部曲”之《网子》、新青年剧团多媒体影像戏剧《世界旦夕之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舞台剧《浪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创历史大戏《杜甫》九部作品,将先后登上国家话剧院剧场、国家大剧院以及首都剧场。


小剧场剧目中,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话剧《爱情失格》《万火关》、纪实剧场《裁·缝》(老顾篇)以及《围雾迷城》等作品将先后在国话先锋智慧剧场上演。北京人艺经典小剧场话剧《我爱桃花》也将再度回归人艺实验剧场,此外,内蒙古艺术剧院话剧团演出的《Hi,我找吕布》、河南省话剧艺术中心出品并演出的《孤村》等来自全国各地院团的优秀作品,也将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

此次邀请展还将首次走出北京,启动“乐山展演月”。5月,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导演的话剧《四世同堂》将作为开幕大戏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礼堂上演。在此之后,由赵淼编剧、导演的三拓旗形体戏剧《水生》,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纪录式戏剧《了不起的你》,根据老舍文学作品创作,由黄盈编剧、导演的话剧《我这半辈子》,以及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原创话剧《京报》,四部作品将先后在乐山夹江剧场、乐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乐山沫若剧场上演。展演月期间,还将展映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剧目《青蛇》《抗战中的文艺》《苏堤春晓》,并举办“戏剧普及工作坊”,届时将邀请国家话剧院艺术家深入校园和群众之中,开展表演培训与专业指导,推动话剧艺术在乐山的普及与发展。


作为此次邀请展上唯一一部群众性戏剧作品,由西城区文化馆打造的原创话剧《京报》,将在北京与乐山两地上演,此外,展演期间还精心策划了系列公益活动:“我与大师零距离”剧目演后谈、大师工作坊、高清剧目影像放映及展览等。邀请展还特别设置高校展演月活动,9月将在中央戏剧学院东城校区实验剧场上演由中央戏剧学院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项目、话剧《告别》与江苏常州市滑稽剧团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此外,由中央戏剧学院和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大型话剧《北上》,也将亮相国家话剧院大剧场,为本次邀请展收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柴程

编辑/刘忠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