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人体无法正常调控血糖的慢性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常发于青少年,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产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导致胰岛素几乎停产,患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更常见,占患者90%以上,初期胰岛素分泌可能正常甚至过量,但细胞对胰岛素充耳不闻(胰岛素抵抗),超重、缺乏运动、遗传是主要诱因。



身体警报信号
当血糖超标(正常空腹3.9-6.1mmol/L),身体会发出信号:频繁口渴、多尿、容易饿、体重骤降、疲劳、视力模糊。严重时可能出现恶心、呼吸带水果味(警惕酮症酸中毒)或精神混乱(高渗性昏迷)。
确诊与监测
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确诊。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血糖水平,≥6.5%确诊糖尿病,5.7%-6.4%属于糖尿病前期,需警惕。



控糖三大支柱
1. 饮食:减少精制糖和加工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用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麦、蔬菜)替代白米饭、甜点。
2. 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防低血糖。
3. 药物/胰岛素:1型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2型患者初期可通过药物(如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严重时也需胰岛素。



预防胜于治疗
糖尿病前期是逆转黄金期!减重5%-10%(如80kg减4-8kg)、每日30分钟运动可降低60%患病风险。高危人群(肥胖、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建议每年查血糖。
糖尿病并发症悄无声息,定期查眼底、肾功能、足部神经是关键。控糖目标:空腹4.4-7.2mmol/L,餐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健康生活,血糖可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