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方邀请,4月22日至24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对中国展开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在中美关税战白热化这一背景下,阿总统此访注定不同寻常。
近年来,中国和阿塞拜疆来往密切,中方官员经常出访阿塞拜疆,阿利耶夫也出席中方举办的活动,比如“一带一路”论坛等,去年的金砖峰会上,阿塞拜疆还主动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可以说大方向上,阿塞拜疆与中方还是很契合的。
阿塞拜疆总统
同样,阿塞拜疆对于中方也很重要。这里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处,东临里海,北接俄罗斯,南邻伊朗和土耳其,是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十字路口”。
作为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阿塞拜疆在一带一路“中间走廊”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所谓“中间走廊”,是一条绕过俄罗斯、经里海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通道。
具体路线是从中国新疆出发,穿越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最终抵达土耳其和欧洲。跟传统海运比,时间能省三分之一,关键还不怕苏伊士运河堵船或者海盗打劫。去年,中方刚刚推动了联通中亚的“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下一个目标,自然是里海边上的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还是可靠的能源战略伙伴。该国石油探明储量20亿吨,天然气储量2.55万亿立方米,且资源埋藏浅、品质高。2024年阿塞拜疆宣布扩大对华天然气出口,两国能源合作从传统油气向绿色能源延伸。这可比走马六甲海峡安全多了。比亚迪已经与阿方签署电动客车采购协议,并计划开展本地化生产。
这种合作既满足中国能源多元化需求,也帮助阿塞拜疆摆脱对传统能源出口的依赖。目前,中国已成为阿塞拜疆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机电设备、农业机械等产品占据阿进口市场重要份额。
除此之外,阿塞拜疆也是中国军工的重要客户。该国空军此前已采购“枭龙”战斗机,并有意引进更多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和防空系统。这种军事合作不仅能提升阿塞拜疆的国防能力,也增强了中国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
同样,中方与阿塞拜疆关系密切,也于俄罗斯有益。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因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爆发了数年的冲突。直到2020年,阿塞拜疆通过军事行动夺回纳卡控制权,这场争端才暂时平息。
但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亚美尼亚在纳卡冲突中失利后,逐渐向西方靠拢,甚至传出要退出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的消息。而阿塞拜疆作为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其立场对高加索地区的平衡至关重要。
阿总统阿利耶夫亲自进入枭龙战机体验
通俗一点理解,阿塞拜疆稳了,亚美尼亚也跳不起来了。只要阿塞拜疆不主动挑起冲突,亚美尼亚就难有作为,整个高加索地区便能维持相对稳定,俄罗斯的南部边境压力自然减轻。
对于俄罗斯而言,当前其战略重心集中在乌克兰方向,实在无力分心处理高加索事务。中国通过加强与阿塞拜疆的经济、安全纽带,既保障了“一带一路”西线畅通,又间接协助俄罗斯巩固后方,为其加了一道保险锁。
在中美关税战白热化的当下,强化与资源国、通道国的合作就是最好的破局之道。通过阿塞拜疆这个支点,咱们既能保障能源安全,又能开辟对欧贸易新通道,还能扩大国际朋友圈,这比硬刚关税战高明多了。
对比某些国家动不动就制裁威胁,中方的外交策略就像“太极推手”:在阿塞拜疆修光伏电站,既赚了钱又推广了绿色技术;卖枭龙战机,既赚外汇又不过度刺激周边。这种刚柔并济的手法,任谁都不得不服。
未来,中欧班列会否可借道阿塞拜疆实现“次日达”,里海油气田会否出现更多中石油身影,中国装备会否在高加索形成“品牌效应”,这些我们都可以期待一下。
总之,这一次阿塞拜疆总统访华看似低调,实则暗藏乾坤。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里,中国正用“连接欧亚”破“印太围堵”,用“共同发展”破“零和博弈”。这种既有战略定力又有战术灵活性的打法,才是中国真正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