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再次点燃了南亚的火药桶,印度、巴基斯坦矛盾再次爆发。

如今,印、巴两国都向克什米尔地区增兵,美国、俄罗斯也纷纷站队印度,如果战争真的爆发,中方的边境也不得安宁!

巴铁势单力孤,中国该怎么救?印度和巴基斯坦又为何战火频发?



印、巴冲突爆发

4月22日,突然袭来的恐袭打破了克什米尔的平静,一群身着传统长衫的恐怖分子冲向人群,手拿武器疯狂扫射,对游客和平民进行无差别攻击。

一时间,现场枪声大作,人们四处奔逃,这次袭击导致26人死亡(25名印度人、1名尼泊尔人),数十人受伤,这是克什米尔25年来,最严重的平民袭击事件。



袭击发生后,印度的军队马上封锁了现场,还公布3名嫌疑人的画像,激进组织“克什米尔抵抗运动”宣称对此事负责(意思就是我干的),但印方却认为它的背后是巴基斯坦支持的“虔诚军”武装组织。

很快,巴方进行否认,反而批评印度“栽赃陷害”,甚至暗示这是印度的“假旗行动”(就是自导自演的意思),印总理莫迪当时正在沙特访问,得知消息后紧急回国,召开会议。

他还放下狠话:“哪怕是天涯海角,我们也会追捕他们”,印度军方随后在克什米尔进行搜捕,并与武装分子交火,导致1名士兵死亡。



4月23日,印度宣布对巴实施“史上最狠”制裁组合拳,关闭了印通向巴的唯一陆路通道检查站,禁止巴公民持南盟签证入境,已经签发的签证全部作废。

同时,印度开始驱逐在印的巴基斯坦公民,要求他们在48小时之内离开印度,它们不得不匆忙收拾行囊被迫踏上返乡之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印度还把巴方驻印的官员列为了“不受欢迎的人”,要求他们一周内离开印度,并撤回了印方驻巴的官员,并封锁巴政府官方社交账号,双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但最关键的,还是印方宣布对巴方“断水”,1960年,双方签署了《印度河水条约》,条约规定,克什米尔东部的三条河使用权归印度,西部的三条河归巴基斯坦。

条约规定:印度有义务让这些河流的水源自由地流向巴基斯坦,供其“不受限制地使用”,巴是条约的获益方,90%的农业都依赖印度河的下游水源,如果没有河流,等于是切断了巴基斯坦的生命线。

巴基斯坦外长表示,如果印度切断了水源,我们会认为这是“战争行为”,发出了“全面战争”的警告,24日,巴基斯坦也召开了紧急会议,宣布对印进行反制。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伊沙克·达尔

巴方表示:印度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把袭击和巴基斯坦联系起来,就是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宣布,对所有的印度航司关闭巴基斯坦领空,停止双方的一切贸易。

巴方也驱逐了印度驻巴的武官,限制印外交机构规模,同时,巴基斯坦的陆军第10装甲师也进入了“战备状态”,海军在阿拉伯海进行实弹演习,并首次发出了“航行禁令”。

印度也不甘示弱,巴方演习后不久,“维克兰特”航母也驶离港口,在阿拉伯海进行实弹演习,在陆路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如今都在向克什米尔增兵,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印、巴之间的矛盾

印、巴是老冤家了,双方的矛盾根深蒂固,堪称是“无解死结”,难以化解。

从历史根源看,克什米尔问题始于1947年,英国结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后,提出了“蒙巴顿方案”,把英属印度按照宗教信仰分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但是,这个方案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当地77%的居民是穆斯林,它们希望并入巴基斯坦,但克什米尔土邦王公(印度教徒)却选择加入印度。

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实控线”:印度控制3/5土地,巴基斯坦占2/5,但双方却都表示拥有全部主权。

双方总共爆发了3次大规模战争,以及多次小规模冲突,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长期对立,让克什米尔成为了“信仰之战”的象征,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和对立。



领土争端也是印、巴冲突的焦点,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这里是南亚、中亚的交汇处,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巴基斯坦把它当作“国家命脉”,印度也认为这里是“中亚的战略支点”。

一直以来,双方在实控线附近部署着大量军队,形成了对峙,但凡任何一方调整部署,都有可能引发对方的反应,从1990年到2017年,克什米尔成了“绞肉机”,共有4.1万人死去,平均每天4人丧生。



美俄以公然站队印度

恐怖袭击发生、枪手身份不明的时候,美国迅速站队,公然支持印度反恐,毫不犹豫插手印、巴内政,特朗普为什么急忙站队?

如今,特朗普的“关税战”已经陷入困境,需要突破口,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市场潜力大,因此,它成为了美国关税协议、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对象。



美国支持印度,也是一种施压,推动关税协议的达成,而且,这也是美国“印太战略”目的之一,扶持印度牵制中国,推动印巴冲突、搅乱印太局势,遏制中国的发展。

它支持印度还有一个原因,美国有500万印度裔选民,他们大多都在加州等摇摆州,不仅有钱,还比较团结,在2020年大选中他们就给特朗普提供了资金支持。

如今特朗普再上任,讨好印度,不仅是为了还人情,也是为了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拉拢他们,获得更多选票。



除了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也支持印度,普京虽然没有谴责巴基斯坦,而且俄曾多次支持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支持印度,也可能与此有关系。

以色列支持印度,意图就很明显,不仅是跟随美国的步伐,印度也是以色列的武器出口国,双方在军事上有合作,不仅挣钱,也可以提升自己在南亚的影响力。

美、俄、以的支持,让巴方压力很大,原本它的实力就不如印度,如今更是孤立无援,一旦发生冲突,局势对其非常不利。



中方的态度

克什米尔紧邻着我国的西藏,印、巴不断增兵、军事对峙,如果真的发生了冲突,对我国的边境和平是非常不利的,也威胁着我国边境居民的安全。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方绝不干涉他国内政,但我们也热爱和平,我们也希望双方可以冷静下来,进行谈判,争取以对话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



结语

如今,恐袭的凶手只有两名嫌疑人被逮捕,其他人仍然逍遥法外,希望印方可以冷静,严查这些人究竟有何企图,如果印方强行认定巴是幕后黑手,无疑是火上浇油,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印、巴两国都是拥核国家,一旦局势失控,引发核战争,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希望双方可以冷静,以和平为重!

信息源:印控克什米尔袭击事件导致局势升级,巴基斯坦:别拿巴方当替罪羊 环球时报 2025-04-25


信息源:印控克什米尔袭击事件导致局势升级,巴基斯坦:别拿巴方当替罪羊 环球时报 2025-04-25

信息源:克什米尔血腥袭击后巴基斯坦反击印度:关闭领空、暂停贸易 界面新闻 2025-04-24


信息源:克什米尔血腥袭击后巴基斯坦反击印度:关闭领空、暂停贸易 界面新闻 2025-04-24

信息源:巴基斯坦防长发出“全面战争”警告 大象新闻 2025-04-25


信息源:巴基斯坦防长发出“全面战争”警告 大象新闻 2025-04-25

信息源: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恐袭事件嫌疑人2名同伙被逮捕 环球网 2025-04-26


信息源: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恐袭事件嫌疑人2名同伙被逮捕 环球网 2025-04-2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