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建国初期毅然回国的两弹元勋难道也是“间谍”吗?
科研成功后隐姓埋名几十年的朱光亚对祖国科研事业就没有贡献吗?
董明珠一竿子打死所有“海归派”,说这些人有间谍的言论真的合理吗?
那些一心为国的留学生就这样被剥夺了上岗的机会,未免也太冤枉了吧!
毅然决然回国的钱学森
4月23日董明珠在格力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关于格力这个企业不会聘请海归这一言论引发不小的争议。
她说,“海归派”人才有间谍,这样的论引起多数留学归来投入报效祖国事业怀抱的高科技人才一致的反对。
不仅仅是现在的留学归来的高科技人才提出董明珠这番言论存在歧义。
纵观我国近代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不在少数,首先大家能想到的就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钱学森作为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钱学森出国深造回国做出的科研成果直接让祖国在国际上挺直了腰板,科技的强大带来了更多的话语权。
可是早年钱学森就出国求学近20年,并且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钱学森也是毅然决然回到祖国。
可是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并不轻松,1950年钱学森准备回到祖国参与科学研究的时候,被美国海军相关部门以莫须有的罪名非法拘留了15天。
并且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长时间非法软禁,即便是在艰苦的环境下,钱学森都没有放弃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直到1955年,周恩来总理想办法,用11名战俘才换回了钱学森,1955年的10月份,钱学森才回到祖国。
随后,钱学森全心全意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事业中。
相比钱学森,邓稼先和朱光亚1950年的回国之路就没有受到太多阻挠。
并且邓稼先的导师劝阻他时,说中国当时就连一台加速器都没有,可是邓稼先却回答自己的导师:“我的祖国需要我”。
朱光亚也是毅然回国,表示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人,不仅低调参与科研事业,成功之后更是隐姓埋名生活几十年。
能在参与了祖国重大的科学实验后,隐姓埋名几十年不求任何虚名,这些低调的科学家难道是董明珠口中所谓的间谍吗?
现代医学博士的归国路
创办西湖大学并且担任校长的施一公,在2008年放弃普林斯顿的终身教职,回到祖国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一职。
施一公的归来,不仅仅为国家带回了更先进的科研方式,还能继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并且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国内的抗癌事业添砖加瓦。
包括施一公的得意门生,颜宁,同年跟随施一公一起赴美留学,并在2022年回国担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在医学类科研领域,不仅出国深造,把先进的科研方法带回国内,不断推动医学研究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国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同于施一公的留学经历,颜宁实现了科研领域的流动性,逐渐将科学家全球化的新趋势落实到实处。
而颜宁的方针不同的点在于,反复出国进修,再回到国内,把优秀的科研技术带回来进而带领国内科学家走向一个新高度。
颜宁的个人经历同样可以给董明珠这样的企业家带来新的思路,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智慧,还需要打破陈旧思想,打破常规的魄力。
才能带领自身企业走向更高的台阶。
网友热议
董明珠的言论让很多网友热烈讨论着,大家的顾虑也分成了两种声音,
其中主张当初祖国刚刚建国,经历了大浪淘沙,烈火焚金的考验,现在的归国留学生呢?这不能相提并论。
也有网友表示,以前的留学生和现在的留学生从价值观上就没有办法比较,前者为了救国为民可以不计较任何个人的得失。
后者更加看重自身的得失,并且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祸国分子,是完全没有办法进行比较的。
当年国家一穷二白,有面对那么多外敌欺辱,老一辈出国留学,学成归来是为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国内的就业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不准“海归派”就是看中了国内的好形势才回来想要分一杯羹,是否真的为报效祖国真的不好说。
一部分网友表示,为了国家的安全,科学技术安全,自己个人非常支持董明珠,并且建议涉及到国家涉密岗位,一定要慎重使用留学生!
而且还引用了一位伟人的名言:被敌人反对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敌人不反对,说明你和敌人是一个阵营,敌人反对你,正好说明你们不是同一种人。
董明珠也没有说海归派全部是,只是部分而已,作为企业没有那么多能力去鉴别,所以才完全不用留学生罢了。
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格力早期不过是“乡镇企业”,早期也是靠着买国外专利。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还是需要抱着谦虚的学习心态。
从目前董明珠的言论来看,她现在有些骄傲自满之态,建议她不要固步自封。
但是作为企业家肯定比普通人要强,但是和国家的战略目光相比,已经落后很多了,如果再跟不上步伐,肯定有更多的企业超过格力。
不过大多数网友还是表示这本来就是市场行为,空调行业本来就没怎么听说国外有多厉害,并且本来也就不缺“国际人才”。
董明珠这么敢讲肯定是有原因,虽然有一竿子打死所有人的意思,但还是直接从源头切断比较好。
至于现在一直抱怨的一批人,还是需要国内多一些需要海归留学生的企业,留学生的就业市场才会扩大。
结语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如果国外确实有行业做的比国内强很多,那么出国进修后反哺国内科研的科学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用人标准需要根据专业来判定,大家认为呢?
信源:抖音--2025年4月23日--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