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自中方反击美国关税政策,对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加征关税后,外媒一直紧盯中美间能源贸易往来。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航运数据指出,中国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的时间不断增加,目前已持续超过70天,不断刷新五年以来的间隔记录。报道称,2月6日,一艘自得克萨斯州出发、载着6.9万吨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抵达中国福建。此后,两国之间再没有进行过液化天然气运输。
天然气站(资料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认为:中国不会再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了。在此时期,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不断向前推进,然而俄方提出的方案却被我们拒绝,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俄罗斯提出了一个颇具野心的方案——通过哈萨克斯坦管道输送天然气到中国。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与俄罗斯和中国都有着地缘上的紧密联系,其境内拥有一定规模的现有管道网络。
俄方希望该管道的起点位于西西伯利亚地区,进入中国境内后再输送到东部地区。为此,俄罗斯还给出了两种方案:一是途径蒙古国;二是途径哈萨克斯坦。虽然途径哈萨克斯坦的方案,距离更远,难度也更大,但俄罗斯还是选择了这一方案,至于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原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急于巩固自己在中亚地区的利益,为了拉拢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就想着能在该国境内修建一条输华天然气管道,那么无疑将大大增强俄哈两国的经济绑定关系;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的国家,中国始终坚持多元化的能源贸易道路,避免依赖单一国家。换句话来说,14亿中国人的能源命脉,中国必须牢牢抓在手中。众所周知,中国每年都向俄罗斯进口大量天然气。以2024年为例,俄方公布数据是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1.08亿吨(占进口总量19.5%),天然气760亿立方米(占40%),均为第一大供应国。但是中俄双方关于线路的选择分歧较大。据俄罗斯媒体4月15日报道,中国驻俄罗斯大使表示,从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这是无法实现的,
普京(资料图)
若是我国同意俄罗斯提出的方案,将350亿立方米天然气使用中哈管道,我国需要在国内再修一条全新的管道,这个成本可远比修建中俄2号线高得多。更何况在能源战略方面,我国明确指出绝不过度依赖任何国家,自然不可能让俄气借用中哈管道。除了中俄和中哈天然气管道,我国还与缅甸建造了中缅油气管道,而我国进口中东国家的天然气,正是通过中缅油气管道输送至云南。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方否决俄方的提案后,普京政府就安排俄能源部长齐维列夫来华访问,同中国商讨扩大俄罗斯能源对华出口的相关议题。齐维列夫在会谈中表示,愿意与中方共同推进液化天然气项目,同时为对华煤炭产品出口创造有利条件。有分析认为,美俄关系虽然呈现出一定回暖升温势头,但比起可能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的特朗普政府,俄方还是更愿意与中国深化能源合作。
天然气管道(资料图)
不过,中俄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上的合作,虽面临路线选择、价格协商等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基础深厚,从过去“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的成功运营,到如今在多个能源项目上的协同推进,都彰显了合作的可行性与潜力。未来,随着双方在能源技术研发、能源市场融合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有望成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