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标和治本之间,他们选择了制标本...



前段时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派出了多名狙击手,这些狙击手乘坐着直升机围绕着当地的布吉必姆国家公园进行射杀。

只不过,这些武装狙击手射杀的对象并非是罪犯,也不是什么恐怖分子,而是动物——树袋熊(考拉)。



要知道,布吉必姆国家公园可是考拉的乐园,为什么政府要派真枪实弹去击杀这些考拉呢?射杀数百只考拉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考拉死于子弹“雨”下

澳大利亚,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这里有古老又独特的生物,像袋鼠、鸭嘴兽等,除此之外,澳大利亚还有很多稀缺植物、鸟类等。



而考拉,不仅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树栖有袋动物,更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之一,早在2014年,考拉就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将其评估为易危等级。

但即使如此,考拉的数量仍在不断下降,而造成考拉数量锐减的原因也很简单,栖息地碎片化、森林砍伐、城市化、农业扩张、山火等都是考拉濒危的原因。



这不,就在本月初,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布吉必姆国家公园遭到了大火,熊熊大火肆虐,一切都被吞噬殆尽,浓厚的烟雾遮蔽了整个天空。

原本生机勃勃的布吉必姆国家公园化为一片火海,超过两千公顷的土地被烧毁,考拉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受严重破坏。



山火过后,劫后余生的考拉们不仅要面对缺水、食物短缺,还要承受烧伤带来的痛苦,原本考拉理应得到澳政府的帮助,在人类的干预下应该能够帮助它们度过难关。

但结局却令人心痛,等待这些无辜考拉的不是救助,而是夺走它们生命的子弹,对考拉来说,无疑是一场雪上加霜的悲剧,约750只考拉躲过了山火却没有躲过人类的射杀。



而这七百多只的考拉中,也有很多健康的考拉被误杀,包括怀孕的母考拉等等,幼崽自出生就没有了母亲,进一步加剧种群危机。

那么,这次大面积射杀考拉的目的是什么?射杀考拉的想法又是从何而来?



据当地政府所述,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为了结束这些考拉的痛苦。这句话真是令人嗤笑,好像被杀害才是真的痛苦吧?

而这一想法则是澳大利亚兽医专家评估,兽医表示经过大火的洗礼后,这些考拉基本很难存活,原本的计划是对这些考拉进行安乐死,但因无法进入,从而选择高空狙击。



考拉保护面临的挑战

考拉的遭遇不是偶然事件,它暴露出澳大利亚政府在保护考拉工作的诸多问题。



一方面,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考拉保护法律,比如在新南威尔士州,人们私自触碰考拉是违法的,但在另一方面,政府对于考拉面临真正生存危机的时候,却采取了冷漠的态度。

澳大利亚的这些政策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让人搞不清楚澳方所谓的“保护”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执行出了问题,还是最初的想法就不对头?



如今,澳大利亚政府的动物扑杀行动引起全球强烈反对,维护动物权益组织已经介入,要求澳大利亚重新彻底调查此事,呼吁停止类似行动。

多国媒体与环保机构批评澳大利亚政府对待濒危物种的方式缺乏人道与可持续性,这场争议引发大家对动物保护伦理的深入思考,“人道干预”的范围应该如何界定?



如何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与控制相关成本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这是一个难题,更是一个需要认真权衡的问题。

其他国家的做法也许能给澳洲一些启发,比如,中国在保护动物环境方面做得很好,有很多经验值得澳洲学习借鉴。



未来,澳大利亚政府应该好好反思现有的考拉保护政策以及动物保护,看看有哪些不足之处,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

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进来,一起努力保护这个国家的象征,共同守护澳洲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考拉。



参考资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