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公开表示,若在5月3号大选连任,将全力收回租借给中企的达尔文港。这一表态,撕开了澳方破坏商业契约的真面目。

2015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因财政困境,将达尔文港99年租赁权公开拍卖。中国岚桥集团凭借实力,以5.06亿澳元成功拿下。当时这笔交易,是基于商业规则的正常合作,双方都期待借此促进区域贸易与经济发展。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资料图)

接手达尔文港后,岚桥集团迅速开展工作。短短5年,就投入2000万澳元用于港口建设,更新起重机等基础设施,让港口单台起重设备能力从15吨飙升到65吨。这些实打实的投入,效果立竿见影。港口吞吐量从2015年不足300万吨,一路猛增,巅峰时达到2630万吨,集装箱周转效率甚至超过悉尼港。港口的繁荣,也给当地经济注入强心剂,失业率从7.2%降到3.8% ,2024年还贡献了12亿澳元税收,占到北领地财政收入的17%。

可就在达尔文港发展蒸蒸日上时,澳方却突然变脸。阿尔巴尼斯直言,为收回港口,会采取各种手段,甚至包括强制征收。澳反对党也不甘示弱,联盟党领袖达顿早把“收回达尔文港”写进竞选承诺,还放话若6个月内无人接手,政府就强制征用。要知道,当年的租赁协议白纸黑字写着:澳方若强制毁约,需支付46亿澳元违约金,这笔钱相当于北领地两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港口(资料图)

澳方这么做,背后原因不简单。眼瞅着5月大选临近,达尔文港成了两党争夺选票的工具。达顿作为对华鹰派,抛出收回港口的提案,就是想利用部分选民的排外情绪捞政治资本。阿尔巴尼斯也只能被迫回应,提前公布处理方案,生怕在选情上落后。这套路,和美国大选时候选人拿中国议题炒作如出一辙。

美国在背后的推手作用也不容忽视。达尔文港距离美军陆战队轮驻基地仅15公里,美军还在这部署了6架B-1B战略轰炸机。五角大楼2024年“印太战略”报告,直接把达尔文港列为“关键补给节点”,还承诺给澳方3亿美元军事建设资金。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盟友,部分政客为了迎合美国,不惜牺牲商业契约和国家信誉。

从国际法律角度看,岚桥集团与澳方签订的99年租赁协议,受法律保护。澳方想单方面撕毁租约,完全是违反契约精神和国际法的行为。除非澳方真能拿出港口存在军事化用途威胁国家安全的证据,不然就是公然破坏国际秩序。而且,岚桥集团也没闲着,已经启动预备仲裁程序,准备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权益。



达尔文港(资料图)

澳方执意收回港口,后果很严重。先看经济账,强行征收可能导致外资对澳基础设施投资减少23%。澳大利亚铁矿石60%出口到中国,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也占自身进口总量60% 。但现在巴西淡水河谷宣布以人民币结算对华铁矿石贸易,达尔文港的战略价值正不断被稀释。澳方收回港口,不仅拿不到好处,还可能让港口继续亏损。

再看国际影响,澳方此举已经引发国际社会不满。印尼推迟和澳方的潜艇合作计划,越南暂停稀土合作,新西兰放宽对中企投资限制,这些都是对澳方行为的无声抗议。国际仲裁律师也直言,澳大利亚这么做,会让自己在国际商界信誉扫地,以后很可能成为投资者避之不及的反面案例。

澳总理铁了心撕毁协议,46亿违约金却没个说法。这场达尔文港风波,表面是港口租约之争,实则是澳大利亚国内政治操弄、美国地缘政治影响,以及商业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澳大利亚若继续在错误道路上走下去,损害的不只是中澳关系,更是自身在国际舞台的形象和未来发展空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