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在接见外国使者时,八十三岁的乾隆帝说道:“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皇五子即“五阿哥”永琪,如果没有早逝,他会成为国之储君。他的儿子同样倒霉,只因取名就被免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皇帝之孙

本文的主角就是五阿哥的第五子,同时也是唯一一位活到成年的儿子,即爱新觉罗·绵亿。绵亿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八月十五,虽说是嘉庆帝的侄子,但实际上他只比那位十五叔小四岁而已。然而在绵亿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即被乾隆帝寄予厚望的永琪就因病而死,因此乾隆帝对这位孙子非常疼爱。

虽说是生于富贵之家,但绵亿的身体素质很差,“体羸多病”。不过,绵亿很聪明,工于书法、熟读经史,在很小的时候就在上书房读书,接受了与皇子相同的教育,当然在他的“同学”之中就有未来的嘉庆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十一月,已经二十一岁的绵亿被乾隆帝册封为贝勒,这份荣宠已经不错了,因为有些皇子还没爵位呢。



二、取名风波

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病死,亲政后的嘉庆帝对宗室进行了封赏,其中就包括绵亿,他被晋封为郡王,之后还被授予了一系列要职,比如领侍卫内大臣、管园大臣等。然而到了嘉庆十一年(1806年),绵亿却因两个儿子的名字问题,遭到了嘉庆帝的斥责,还被退出乾清门,免去领侍卫内大臣、管园大臣之职,成为闲散宗室。

原来,绵亿给自己的长子、次子取名为奕铭、奕镕。不料这件事被嘉庆帝得知,皇帝非常生气,因为按照皇室的规矩其名第二字应用糸字旁的字。之后,嘉庆帝将此事交给宗人府议处,同时斥责绵亿,“私用金字偏旁,为伊两子取名,不似近派宗支,自同疏远,是何居心?伊既以疏远自恃,朕亦不以亲侄待伊。



三、重得信任

对此,绵亿也只能俯首认罪,乖乖接受皇帝叔叔的处罚,而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改名为奕绘、奕縯。数年后,一件让嘉庆帝震惊的历史事件影响了绵亿的命运,让他得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事情发生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数百名天理教徒居然杀入紫禁城中,引发清朝历史上著名的“癸酉之变”。

这件事对嘉庆帝的影响很大,但清朝这些王公贵族们却对此反应非常冷淡。此时绵亿站了出来,“皇上是吾辈何人。即使以亲谊论,也应当代上分忧,况万乘之尊乎。”之后,绵亿上书恳请嘉庆帝速还京师,来稳定人心。嘉庆帝颇为感动,不仅恢复了绵亿的官职,还说道:“朕侄辈惟绵亿有骨肉情也。”两年后,绵亿病死,终年五十一岁。

参考资料:1.《清实录》;2.《清皇室四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