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日经亚洲》,曾经抛出了一个挺扎眼的观点:大家盯着台海局势看,但其实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那儿,中国已经被六场潜在的战争包围了。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很多人都在讨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啥说中国被六场战争包围?

《日经亚洲》这篇文章的核心意思是,台海问题虽然火药味浓,但短期内开打的可能性未必最高,反而是中国周边其他几个矛盾点更有可能先擦枪走火。

文章点了六个“战场”:中印边境、中日钓鱼岛、韩朝对峙、印巴冲突、阿富汗内乱,还有台海本身。



这六件事儿乍一看和中国都有点关系,但细挖下去,每一块的背景和导火索都不一样。

一方面,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国,对东亚局势特别敏感,尤其是自己跟我国有钓鱼岛的恩怨,天然会放大我国周边的风险。

另一方面,全球地缘政治这几年确实不太平,美国拉着盟友在亚太搞遏制,印度、韩国、日本这些国家也在调整政策,我国周边的小火苗自然就被放大了。

日本媒体这波“六大战区包围论”听着吓人,细看其实是把中国周边所有摩擦点打包贩卖焦虑,这种论调就像把台风、暴雨、冰雹全说成“世界末日套餐”,看着热闹实则漏洞百出。



中印边境说是火药桶,可2025年两国贸易额都冲到1300亿美元了,印度七成药企原料要从中国进口。

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双方搞了21轮军长级会谈,90%争议区都脱离接触了,现在边境线上跑得最多的是运矿车而不是坦克 。

印度最近还在申请加入RCEP自贸区,真要开战还怎么赚中国市场的钱?更别说中国在西藏修了五条战略公路,边境补给能力碾压印度,印度陆军参谋长去年就承认“动武代价太大” 。

日本嘴上喊得凶,实际早被中国海警常态化巡航打服了,2025年中国在浙江玉环岛新建的海警基地部署了带76毫米舰炮的万吨船,日本那几艘千吨级巡逻船连甲板都没人家吃水深。

石破茂嘴上强硬,背地里却求着中国多买日本车,丰田在华销量跌了三成,九州半导体工厂还指望华为订单续命呢 。

日本现在搞“海上输送群”说是防钓鱼岛有事,其实是想趁美国衰落偷摸扩军,岸田支持率都跌破20%了,不搞点事情转移视线怎么行?



韩朝对峙看着吓人,实则雷声大雨点小,朝鲜今年试射导弹17次,可每次都是卡着美韩军演节点搞威慑。

韩国这边更搞笑,尹锡悦支持率只剩28%,光州农民抗议进口美国牛肉的规模都比应对朝核危机积极。

美国现在被中东和乌克兰拖住,驻韩美军今年裁了3000人,真打起来韩国那点爱国者导弹连首尔都罩不住 。

中国早把边境防空系统升级到红旗-17B,朝鲜半岛真要出事,咱们的拦截网比三八线铁丝网还密。

印巴冲突纯属老剧本重播,克什米尔每年交火200多次,但2025年双方贸易逆势增长15%,巴基斯坦从中国买的VT-4坦克比印度自产阿琼还多。

莫迪现在忙着搞“印度制造”,真打起来富士康在印度的苹果生产线都得停工,他敢动武华尔街第一个不答应 。

更讽刺的是,印度刚恢复中印直航,中国游客去克什米尔旅游的预订量涨了三倍,谁家打仗还忙着赚对方游客的钱?

阿富汗乱局听着危险,实际上中国早布好防火墙,瓦罕走廊口岸每天300辆货车进出,中阿巴经济走廊修了三条输油管,塔利班现在收过路费比种鸦片赚得多。

美国在阿富汗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中国已经帮他们建了12座光伏电站,塔利班发言人上次记者会用的还是华为平板 ,真要闹事,塔利班怕是比咱们还着急维护治安。



至于台海,美国今年对台军售砍了四成,雷神公司股票跌得比台积电还惨,大陆围岛军演从三天拉长到七天,金门渔民都学会用北斗导航躲水炮了。

台湾年轻人现在流行考大陆公务员,高雄补习班教简体字的广告贴满捷运站。

王毅外长说“统一进程进入不可逆阶段”,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福建舰今年要海试,歼-35开始量产,美日那点F-15J和F-16V早过时了 。



日本媒体这时候翻炒“战争包围论”,说白了是给自己扩军找借口,安倍经济学搞砸了,日元贬值到158,东京房价跌回泡沫时代。

石破茂支持率比岸田还低,不渲染“中国威胁”怎么通过安保法修正案?《日经亚洲》这波操作,跟便利店快过期的饭团贴“紧急促销”标签一个套路。

咱们该吃吃该喝喝,有空去新疆旅游看看歼-20巡逻,比看这些恐吓新闻强多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