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精锐74师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被俘后离奇死亡。陈毅彻查发现:他并非自杀,而是被子弹贯穿胸膛。这场胜利粉碎了蒋介石的山东战略,成为解放战争转折点。
1947年的时候,国民党那个厉害的74师被打败了,他们的师长张灵甫也被我们的人给抓住了。
国民党的精锐部队74师非常有名,张灵甫也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学生。听说张灵甫被抓了,74师的全体士兵也都被打败了。
孟良崮战斗大获全胜,还抓到了国民党的大官,这本是件值得庆祝的大好事。可没想到,张灵甫在还没被送回来的路上,竟然发生了意外,死了。
那时候,有人说张灵甫是自己了结的,也有人讲他是被我军打败杀死的,反正大家说法都不一样。这些传言到了毛主席那里,事情的真相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陈毅大将军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亲自跑了好几家,最后总算是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
听到大家合伙“瞒着他”,他顿时火冒三丈,生气地说:“咱们这样做,不就是哄骗毛主席嘛!”
张灵甫到底是怎么死的?陈毅为啥会那么讲呢?
1947年3月份,打了八个月解放战后,国民党那边已经死了71万多将士,他们在战场上越来越被动,这让蒋介石心里非常焦急。
因此,他改变了战斗计划,打算先不去攻打解放区,而是先去拿下山东和陕甘宁这两个解放区,接下来再攻打华北和东北的战场。
没过多久,他们从进攻解放区的五大精锐部队里挑了三个出来,打算往山东那边打过去。
张灵甫指挥的74师,归汤恩伯统率的第一兵团管辖,是国民党军队里的顶尖精锐,被誉为当时国军中最现代化的机械师团。
蒋介石在南京指挥大局,两边的战火越烧越旺,就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孟良崮战斗打响了。
那时候,张灵甫是蒋介石非常器重的学生,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满怀壮志。
5月11号,他立刻领着队伍往垛庄赶路,从孟良崮的西边朝着华业第九纵队的防线冲了过去。
粟裕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马上把几个主要部队叫到一起,计划采用“直取要害”的战术,从敌人内部一举打破他们的防线。
这时候,张灵甫一路顺畅,心里美滋滋的,压根儿没想过,自己仗着有李天霞、黄百韬他们在后面撑腰,一个人冲得太前,想独揽这份大功。
他压根没察觉到,74师被我军一点点围住,已经走到了死胡同里。
5月13日晚上,74师整编部队迎来了他们的黑暗时刻,原本计划着在第二天清晨,朝着坦埠那个关键位置发动猛攻,占领这个重要的战略地点。
天还没亮,他们冷不丁就被解放军从四面八方给包围了,张灵甫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清解放军是怎么绕到他们背后的,更不知道对方到底来了多少人围攻。
74师很快就被解放军筑起的坚固防线团团围住,张灵甫没办法,只好撤退到孟良崮。
孟良崮坐落在蒙阴往东南方向走60公里处的庐山山顶,地形特别崎岖,山里石头奇形怪状,山崖也非常陡直。
张灵甫赶紧给李天霞发电报求帮忙,同时让手下士兵死守住这个关键位置,盼着援兵能快点赶到。
可就在这时,张灵甫又做错了两件事,而且都是无法挽回的大错。
他和李天霞之间一直有些过节,虽说李天霞只要半天就能来帮忙,但李天霞根本没把他的求救当回事,只是随便派了个非战斗小队来“意思意思”。
那时候,为了赶紧抓住张灵甫,我们军队用了个“团团围住”的法子,就连那最险峻的山崖也挡不住解放军前进的步伐。这就是张灵甫犯的第二个大错,他以为靠着这天然的难关就能逃脱被围的命运,结果没想到,还是被我们像捏饺子一样,给“一口吞”了。
两边打了一天一夜,主要的地方争来抢去,一会儿这边占上风,一会儿那边又夺回,就这样来来回回,战斗真是非常激烈。
74师被孤立后,情况不妙,终究在这场战斗中吃了败仗,张灵甫也被我军俘虏了。
张灵甫的战败不光让国民党痛失了一支精锐之师,也让他们离攻占山东的梦想更远了一步。
蒋介石的心头大将离世,让他怒火中烧,立马就把没赶去帮忙的李天霞等人挨个儿惩罚了一番。
还没收到处理结果的通知,蒋介石又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说张灵甫在转运途中被“处决”了。
国民党的一位著名将领张灵甫,在被押送的途中不幸丧生了。
5月25号,我军报社透露,张灵甫的遗体已被妥善安放,正等着他的家人前来确认并领回。
张灵甫已经确定离世,但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到现在还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事儿。
关于张灵甫是怎么去世的,大家一直众说纷纭,有好几种不同的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