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孩子的体质强弱,关键在脾胃。
脾胃功能强健,吃进去的食物才能被充分运化,转化为滋养全身的气血。反之,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不仅食物难以吸收,还会生湿生痰,导致气血不足。
这类孩子容易出现不长肉、瘦小、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反复生病等问题;还伴舌苔厚腻、大便黏滞、食欲时好时坏,甚至晨起眼睑浮肿。
调理这类问题,儿科专家李兰铮主任推荐一个养脾祛湿的食物——茯苓。来帮孩子清理体内的湿浊,恢复脾胃的运化能力。
需要的家长点赞转发推荐。
茯苓
它性味甘淡平,不寒不热,既能健脾,又能利湿,尤其适合小儿娇嫩的脾胃。茯苓不像其他药材那样峻烈,而是温和渗透。
茯苓的好处在于“通补兼顾”。它不仅能祛湿,还能通过增强脾胃功能,帮助生成更多气血。
这是门诊的一位6岁患者,家长说他平时不爱吃饭,稍微多吃一点就腹胀,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白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李兰铮主任观察孩子面色发黄,舌苔白厚,脉象濡软。是典型的脾虚湿困,气血不足。
调理原则以健脾祛湿为主,兼顾益气。
李兰铮主任用茯苓配伍白术、山药等,强化脾胃功能,同时加入少量陈皮理气助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孩子舌苔变薄,食欲明显改善,而且活力十足。
这正是因湿气消退,脾胃负担减轻,气血得以充盈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