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一大损失!”2000年,山东有一神童,短短的2天便念完小学,10岁那年参加高考,考出了566的高分,但他却只读了1年大学,就嫌弃太简单回家了,如此的奇人令人好奇之余,又感到十分质疑,究竟是觉得大学太简单,还是被打回原形了!
山东有个叫苏刘溢的孩子,打小就和普通娃娃不一样,这娃2000年出生,脑瓜子灵光得让人吃惊。
七八岁年纪,别家孩子还在玩泥巴,他已经能抱着电脑鼓捣文件处理,连大学生都挠头的C语言编程,他摸两下就整明白了。
家里人发现孩子聪明得邪乎,干脆不让他按部就班上学,结果整出了好些个让人瞪大眼的事。
七岁那年,爹妈想让孩子直接上五年级,可跑遍了当地小学,没哪个校长敢收这么小的娃娃。最后好歹找到个愿意试试的学校,结果才三天就出岔子。
小刘溢和同学疯闹摔得浑身是伤,回家哭得直打滚,说啥也不肯再去学校。
当爹妈的瞅着孩子胳膊腿上的淤青,心尖尖直打颤——让个七岁娃混在十来岁的孩子堆里,确实不是个事儿。
转过年家里人换了路子,直接带他去考初中,校长让各科老师轮番上阵考他,没成想这孩子把初中课本背得滚瓜烂熟。
语文老师让他背《出师表》,他小嘴叭叭地一气儿背完,连标点都不带错的。学校当场拍板收人,还专门成立个教学小组给他开小灶。
结果这娃一年就把初中课程啃完了,转头又参加高中入学考试,门门功课九十多分,把校长乐得直拍大腿。
进了高中更了不得,这娃个头还没课桌高,站在同学堆里活像个小豆丁。可人家上课能和物理老师掰扯相对论,下课参加奥数比赛回回拿奖。
学校专门给他排了课表,原本三年的高中课程,硬是压成一年半学完。到了2010年夏天,刚满十岁的娃娃跟着大孩子们走进高考考场,愣是考出566分。
虽说离重点线还差十几分,可这分数放在个十岁孩子身上,够让好些人惊掉下巴了。
南科大听说了这桩奇事,特意派人来考察,学校那会儿正搞教育改革,头年刚成立实验班,专收全国各地的尖子生。
教授们围着孩子考了大半天,发现他虽然文科差点意思,数学脑子却灵光得吓人。
校领导一合计,破格把他招进了首届实验班。这事儿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报纸电视轮番报道,都说这是教育改革的活招牌。
大学生活开头倒是顺当,学校给这帮天才娃娃配了最好的老师,每人还分到研究所里搞课题。小刘溢头两个月新鲜得很,天天在博客上写见闻。
可日子一长就出问题了——十岁的孩子和十八九的大学生住一块,吃饭睡觉都凑不到一块。
别的同学熬夜搞实验,他九点不到就困得睁不开眼;大伙讨论谈恋爱的事,他还在惦记食堂的棒棒糖。教授们虽然照顾得周到,可学问上的事能教,生活上的事真没法替。
没过半年就传出消息,说这孩子要退学,学校赶紧出来辟谣,说是暂时回家调整。同宿舍的学生私下说,小娃到底年纪小,上课坐不住,经常偷摸跑出去逮蚂蚱。
有回做实验,他把酒精灯里的酒精倒出来点着玩,差点把实验室窗帘烧了。
家里人也愁得慌,虽说孩子脑子好使,可生活自理还比不上普通初中生。最后商量着先接回家,等长大些再回来读书。
这事儿后来闹出不少闲话,有人说学校拔苗助长,有人说家长急功近利。教育专家在电视上分析,说超常儿童培养不能光看智商,心理年龄跟不上照样要出问题。
也有明白人指出,南科大当时刚建校,急着拿神童当宣传招牌,结果把孩子架火上烤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小刘溢回家后再没公开露过面,渐渐就淡出了人们视线。
要说这孩子的经历,真应了那句老话——人不能跟命争。老天爷赏了副好脑筋,可没给配上合适的长大速度。
十岁上大学听着风光,可让个半大孩子混在成人堆里,吃饭穿衣都犯难,更别说交朋友处关系。
现在回头看看,当初那些抢着报道的媒体,那些急着要培养神童的学校,倒是该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才能让这些特殊孩子既不长歪了,也不憋屈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刘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