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日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被爆向投资者承认,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据报道,当天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他不会对中国采取 “强硬手段”,并“乐观”认为能够“相当迅速地”与之达成一项协议,“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145%巨额关税。在被问到是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时,特朗普否认说:“不,我不会说‘我要对中方强硬”。

要知道,特朗普挑起新一轮贸易战不到20天,我国就已经团结了多个国家,让这场斗争从“美国单边施压”,转变为发展中国家联合反制。中方外长明确表示,中方同东南亚三国以及周边其它国家形成了新的政治共识,要对美国向全世界开打贸易战、滥施关税这种“开倒车”的行为说不。中方外长发出警告没多久,白宫就变了态度,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突然改口,承认“145%的对华关税过高”,宣布计划下调对华关税,但强调“不会归零”。



特朗普(资料图)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释放“善意”信号,称自己同中国关系“很好”,希望双方达成协议,即使不能达成,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关税问题。特朗普的这番操作,究竟是真心想谈,还是放烟雾弹,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仍然能通过一些情况管中窥豹。在本月中旬,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突然宣布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127项中国出口美国的科技产品实施零关税政策,彻底退出此前高达125%的“对等关税”清单。这一调整被外媒评价为“特朗普退缩的首个信号”。

虽然特朗普的这些话似乎是在为他自己找回面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特朗普的举动其实已经相当于是对中国认输了。因为中方从来也没有要求美方将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税率降到0,中方只是希望与美方在一套公平合理的制度框架下展开贸易,美国当然可以对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但中方绝不会允许美方用不公平的高关税政策来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其实特朗普迟早要在经贸领域对中国做出让步,因为美国企业根本无法为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基础工业品。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对我国低头也是有原因的,进入2025年,一场长达数月的“蛋荒”席卷美国。鸡蛋供应紧张、蛋价一路上涨竟成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为了买到鸡蛋,不少美国人甚至驱车前往墨西哥。下面跟随总台记者的脚步,去美墨边境墨西哥一侧城市蒂华纳一探究竟。据报道,目前在(加州)一些商店,例如沃尔玛,一盒18个鸡蛋几年前可能卖1美元、2美元。现在还是18个鸡蛋,要卖到9美元、10美元。

美国鸡蛋价格上涨原因很简单,首先就是爆发的禽流感,让美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就扑杀了超过1.6亿只产蛋母鸡,这就造成了鸡蛋的产出量出现剧烈下降,市场能够供应的鸡蛋也大大减少,而产蛋母鸡的养殖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也很难增加产蛋母鸡的数量和规模。其次就是美国贸易政策的飘忽不定,比如美国对进口的玉米、大豆等加征关税,导致作为养殖饲料成本也出现涨价,所以一些养殖户或者养殖企业干脆减少养殖规模,这也造成鸡蛋的供应量进一步减少。



美国民众挑选鸡蛋(资料图)

这事其实有点警示意味。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食材,只要供应链一崩,立马成稀缺资源。这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全球其实都差不多。说到底民以食为天,老百姓餐桌上有没有鸡蛋,看起来小事,其实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美国也好其他国家也罢,该补课的地方就得补课,别等鸡蛋成硬通货了,吃个鸡蛋都费劲,才想起来要建冷链,搞储备,稳物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