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畅想过,当自己中了千万彩票,该如何花费这笔钱呢?
是回报家人的照顾和恩情,还是四处旅游看看风景?是买豪车豪宅,还是买奢侈品挥霍?
然而,获得金钱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人性的泯灭;天上掉馅饼,砸碎的可能是一个家庭。
2022年,浙江一男子小周在买彩票后发现自己中了1000万大奖,税后到手843万。
这样一笔钱,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无疑都是天降巨款,足以改变后半生的命运。
可是,小周在拿到这笔钱时,却选择了隐瞒自己的妻子。
奖金到账当天,他就偷偷给自己的姐姐转账了200万元,以此报答小时候姐姐对自己的照顾和关爱。
接着,他又陆陆续续为前妻支付了购房款70多万元,却根本没有想着为自己的现任妻子添置些什么。
可天下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小周的妻子小林不断听到周围人祝贺自己,才终于得知了自己老公喜中大奖的事。
自己不但被蒙在鼓里,老公还偷偷摸摸给姐姐转钱、给前妻买房,唯独没有想到过自己!
小林一气之下,将小周告上了法庭,要求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同时还要收回已经赠送出去的那部分奖金。
经过法院审理,小周和小林确认夫妻感情破裂,准许离婚。
且因为该笔奖金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理当为夫妻共同财产,小周不经伴侣同意私自进行处理的部分是无效的,小周应向小林赔偿60%。
这场金钱带来的考验,也终于以这样家破人散的结局收尾,真是令人无奈又唏嘘。
失去的才是最好的?
共同携手历经风雨的枕边人不值得信任,感情早已破裂的前妻反而念念不忘。
或许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年少的“白月光”,而得到手的人只会变成恶心的粘在衣服上的白饭粒。
20世纪2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蔡加尼克提出了一个心理现象:
人们会对那些未完成或者被打断的任务或目标记忆犹新、耿耿于怀,而对于已经完成的事记忆则会逐渐模糊。
这是因为未完成的事会持续在我们心中产生一种紧张焦虑感或是期待感,让我们一直担忧着、牢记着这件事,从而无法忘怀。
就像一个员工手上齐头并进着多个项目,当其完成一项就会放下一项,潜意识中总是惦记着那个还没有完成的。
然而,你的记忆也有可能在欺骗你。
伦敦南岸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茱莉亚·肖在《记忆假象》中说道:
很多研究案例证明我们可以为实验人员植入一段虚假记忆,曾经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员就曾通过调整提问方式为实验对象植入一场虚假的车祸记忆,并暗示车祸中挡风玻璃被撞碎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遭遇记忆的捉弄:
关上门的一瞬间想起自己没拿钥匙,摸了摸却发现在口袋里;明明记得垃圾已经扔下去了,但是回家一看垃圾还是在门口。
当我们的记忆扭曲化出了一个很好的回忆形象,之后我们就会不断为其添砖加瓦,使其变成最符合我们想象的模样。
但其实,只有我们身边正在接触的人和事物,才是最真实、最不掺水分的。
感知行为控制
也许有人会问:“这个妻子可能并不在意将800多万分出来一点给前妻和姐姐,她只是在意自己被完全排除在外。”
“那么这个男人为什么不坦言相告呢?”
心理所有权指的是个体主观上认为某种物品独属于自己的想法,就像孩子霸占玩具和吃食一样,其本质都是源于对利益侵占的最大化。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一个爸爸给了儿子五十块钱零花钱;
儿子拿着钱就想去买零食喝饮料,爸爸训斥说那些东西都太不健康了,这些钱只允许被用来买面包和牛奶。
儿子非常生气,说你给我了就是我的,我想怎么用是我的自由;爸爸却认为这是自己给儿子的钱,他有权力管束儿子该怎么去花。
儿子一气之下把五十块钱还给爸爸,自己去餐馆做兼职赚了五十元,终于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对于儿子来说,是花销自己赚来的钱快乐?还是花销爸爸给的束手束脚的钱快乐?
答案很明显。
1988年,Ajzen引入了一个叫作“感知行为控制”的理论,意为个体对于执行某个动作难易程度的评估,从而调整自己后续的行为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你觉得某件事很难,就加倍努力或者选择回避;如果你觉得某件事简单,那就充满自信、放松心情。
当你想要利益最大化,却在感知到这样的行为实现会很困难,那么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绕过那个带来困难的源头。
权力与控制欲
在某档综艺节目中,妻子指责丈夫,从结婚以来一直欺骗自己,说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800元。
可怜妻子省吃俭用,为了生活精打细算,到头来却发现丈夫的工资连上绩效一个月能拿6000多元。
妻子说:“我从坐月子开始就花的是我妈妈给我的存款,自从那个存折上没钱之后,我们家就多了一块小黑板,公公婆婆时刻记账,今天孩子尿不湿花了一百,明天奶粉花了二百。”
而面对发妻,丈夫竟然大言不惭,说自己作为销售需要一些流动资金。
这样典型的自私心理,就是将妻子、妻子的父母、自己的父母都当作了可以榨取资源的工具,而自己则是整个家庭中最高的优先级。
这样的隐瞒行为本质上并不是不信任,而是过度的控制欲。
在家庭中,他们急需一些东西证明自己的权利和主导地位;
隐瞒这些信息,不仅可以避免妻子对自己产生质疑,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
真正的幸福永远不需要利用控制欲凌驾于谁之上,婚姻更不可能在信任破裂后重归于好。
希望大家在挑选伴侣时都可以擦亮眼睛,获得真正平等、尊重、信任的幸福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