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健康水平、降低二手烟危害,香港特区政府于4月25日正式在宪报刊登《2025年控烟法例(修订)条例草案》,并计划于4月30日提交立法会进行首读及二读。该草案提出多项控烟新规,明确加强对烟草携带、吸烟行为的管控,特别是对入境旅客与公共场所吸烟者提出更严格的限制。


最引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针对入境旅客携烟数量的管控。根据草案,自2026年1月1日起,凡携带超过19支免税香烟入境者,将被处以由2000港元提高至5000港元的定额罚款。这一规定被视为对当前烟草“带货式携带”行为的直接遏制,旨在进一步打击走私与非正规分销行为。同时,相关部门将引入完税烟识别标签,协助识别私人烟草使用范围,并扩大禁烟区,限制非标准渠道购买者的使用空间。

在控烟区域方面,《条例草案》明确提出:未来将禁止市民在轮候期间吸烟,涉及场所包括地铁、公交车、电影院、公园、娱乐场所以及体育场馆等公共区域。草案特别指出,“轮候”指的是排队等候或进入服务区域前的等待状态,违反者将面临从1500港元提高至3000港元的罚款。这一措施重点控制烟雾在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区域蔓延,减少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可能性。

此外,草案还对“无烟环境”概念作出进一步延伸:除医院、诊所、健康中心等传统医疗场所禁烟外,还将规定其出入口3米范围内严禁吸烟。此举将有效阻隔烟雾对体弱人群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儿童与病患。

控烟修例的推进反映出香港在烟草管控上的决心。香港卫生署指出,近年来市民健康意识提升,但仍有部分公共区域出现吸烟不文明行为,尤其在游客密集地段、交通枢纽、商圈内问题较为突出。此次修例,不仅是法律威慑手段的升级,更是一种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制度引擎。

政府同时呼吁旅客、零售商及居民理解与配合相关新规,避免因不了解而触法。相关宣传与科普将同步铺开,未来还将设立“控烟热线”及举报机制,以实现全民共建无烟环境的社会愿景。

随着法案推进及实施,香港或将成为全球控烟立法最严城市之一。公众可通过政府官网、“香港控烟办”公众号等渠道关注后续进展,并及时了解合法携烟与吸烟的相关规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