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在焦虑未来,而是在透支未来的焦虑。
有时候,我们习惯用“996”证明价值,用朋友圈伪装幸福,到最后才发现,依然活得混混沌沌,深陷泥潭。
很多事想不明白,很多人理解不了,很多结果事与愿违。
其实,未必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有些东西,一开始可能就想偏了,想错了。
那不妨慢下脚步,来读一读下面这10句话,从中获得几分清醒,聊以宽慰今后的人生。
01
- 你之所以不敢做自己,是因为你从未被允许存在
没有人不想做自己,只有人不敢做自己。
之所以不敢,是担心那个真实的自己,是不被喜欢和认可的。
而我们最缺的,恰是被讨厌的勇气。
所以绝大多数人,才迫不得已选择了合群、从众,被动地融入。
殊不知,取悦了别人,就会得罪自己;亲近了别人,就会疏远自己。
真正清醒的人,不是被允许了才存在,而是我就这样存在着,不管你允不允许。
做自己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言行许可证握在自己手里。
02
- 我们不是在焦虑未来,而是在透支未来的焦虑
今天有今天的焦虑,明天有明天的焦虑。
今天只做今天能改变的事,不要把明天后天大后天的焦虑,都提前拿过来,放在当下一起焦虑了。
这就好比,这个月就花这个月的钱,不要把下个月的钱,也提前给花了。
这样寅吃卯粮,入不敷出,早晚把自己掏空整垮。
人的很多焦虑,都不是即时的,而是处于预支状态。而你焦虑的事,90%都不会发生。
所以,放过今天的自己吧,未来的焦虑,毕竟还“未来”。
03
- 最深的孤独,是你的感受被周围人屏蔽
孤独,不是周围没有人,而是有人,却没人看见你。
最深的孤独,不是没有人看见你,而是看见了你,却看不见你的感受和需求。
你的喜怒哀乐,对他们来说,既不重要,也不必要,甚至很可笑。
更过分的是,他们觉得你就不该有感受。
所以,孤独其实是大家不在一个频率上,需求被忽略或淡化了的一种隔膜感和失望感。
孤独的浅处,写着“看见”,而深处,写着“看懂”。
感受被看见几分,看懂几分,孤独就会相应地减少几分。
04
- 嫉妒是未被承认的欣赏
如果有人嫉妒你,你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同样,如果你嫉妒别人,也一定是别人做对了什么,且做得比你好很多。
当你跟别人一样,或不如别人时,没人会嫉妒你。
嫉妒其实是一种高度认可,和发自肺腑的欣赏。
但因为好的东西在别人那一方,我们不情愿承认,不甘心认输,故而以“不承认他好”,或“盼着他倒霉”的粗暴方式呈现出来,才成了嫉妒。
你嫉妒谁,约等于你在偷偷“膜拜”谁。
谁嫉妒你,意味着他想悄悄“变成”你。
05
- 空虚感的本质,是灵魂在抗议虚假的生活
有时候你明明干了一天的活,一点没闲着,但仍然不觉得充实,反而内心空荡荡的。
因为空虚或充实,不是以做事的数量来界定的。
你做一百件自己很讨厌的事,依然会空虚。但只要做一件自己喜欢并看重的事,充实感立马就来了。
充实,源于真实,做真实的自己,做真正喜欢和值得的事。
空虚,源于作假,你在扮演别人,在表演生活。
空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总想拿没用的东西,去填充它。
如果你东西拿对,不需要多,一件便足矣。
06
- 每个“突然想通”的瞬间,都是潜意识蓄谋已久的突围
世上很少有“突然”发生的事情。
你觉得“突然”,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它发生之前,其实已经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铺垫,而这些铺垫皆指向“必然”。
就像花不是突然开的,而是准备了一整个冬天,在春天的某个时刻才开的。
你以为突然就想通的事,其实已经在你脑子里存在了很久,你也有意无意地思考了很久,然后才像灵感一样,突然就破土而出了。
所谓顿悟,看似是一瞬间的产物,实则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07
- 你焦虑的不是年龄,是尚未活成“标准答案”
很多人焦虑,不是因为年龄大了,而是因为年龄大了,还“一事无成”。
似乎,人活到一定岁数,就应该发大财、当大官,升职加薪,让家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我们很容易拿着这份标准答案,对照自己,觉得哪儿哪儿都不“规范”,不“合格”,所以才焦虑得不行。
但人生哪有标准答案?怎么活,都是活,更何况你其实也活得不错。
所以,不要用别人的答案,来判断自己的对错。
抛开所谓的标准,不攀比,不自卑,焦虑至少减一半。
08
- 优秀有时也是一种精神枷锁
好像我们从一出生,就被灌输“优胜劣汰”的理念。
不管在哪个年龄段,不管干什么,都要力争上游。似乎只有优秀了,才配活着,才配活好。
但事实上,大可不必如此。
优秀固然好,值得追求,但它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正常”可能才是。
做一个正常人,其实已经非常优秀了。
在这之上,还要再优秀,更优秀,就很容易让自己受困,变得焦灼。
可以优秀,但别让优秀成为枷锁,羁绊我们的正常生活。
09
- 佛系可能是未被承认的绝望
最开始,人都是不佛系的,也不需要佛系。
那个时候,谁不是一腔热血,满怀希望,奋勇生活?
只是后来经历的风雨多了,见的人多了,入的坑多了,才渐渐熄了心中的火。
我本不想佛系,但我已没有更好的办法,能让我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成功和解。
佛系,更多的不是主动选择,是一种被动地看淡、看透、放开、放下。
如果一切皆如所愿的话,可能没有人会佛系。
与其说佛系是逃避、懦弱,不如说它也是人自我安慰和自我保护的武器。
10
- 人生最奢侈的自由是,敢于让所有人失望
很多人似乎从小就活得谨小慎微,中规中矩,要让这个满意,要让那个认可。
我们总是不太喜欢让别人失望,把别人的失望,自动翻译成:我错了,我不够好,我仍需努力。
然后让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把那些目光搓成一条条绳索,捆住自己,甚至以那些目光为刻刀,“削足适履”地剪裁自己,雕琢自己。
但其实,让别人失望了又怎样呢?
天不会塌,地不会裂,你的日子照样过。
想要活得自由,就要敢于让所有人失望,包括自己。
11
人生就是一个开悟的过程,越早开窍,越早享受轻松人生。
你想不通的道理,有人会帮你想通;你走不通的路,有人会搀着你走通。
成长的路上,我们互为支撑,互为参照系。
永远别灰心,别放弃,要相信总有一束光,正好能照到你,给你温暖和力量。
现在,请挑一句话,种进你生命的滩涂,待岁月涨潮时,自有牡蛎将沙砾裹成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