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集中度升高,资本对基础大模型的追捧正逐渐进入冷静期。作为国内最早布局AI、深耕大模型的企业,科大讯飞将如何选择?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最新的回答是,要继续投入底座大模型研发。“有了自主可控的底座模型,才能把行业模型做得比第三方更好。”

4月21日,科大讯飞发布了2024年全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科大讯飞总营收233.4亿元,同比增长18.79%。时隔2年,科大讯飞重回双位数增长。

从2024年的利润表现看,科大讯飞遇到了不小压力,全年净利润5.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57亿元下降14.78%。

不过,在前三季度经营承压的情况下,第四季度科大讯飞力挽狂澜,打了一个翻身仗:当季营收84.94亿元,占全年营收的比重36.4%。当季净利润达9.04亿元,同比增长62%。

特别是到2024年末,科大讯飞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95亿元,同比增长超6倍。

对此,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在财报会上表示,有赖于科大讯飞高度重视回款管理。2024年,公司专门成立了回款工作部,将回款管理落实到责任人,完成销售回款近230亿元,回款率达到98%。

01、学习机是必赢之战

2024年,科大讯飞的“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蝉联公司第一大业务,并保持稳定增长。该业务营收达到78.85亿元,同比增长27.58%,共计营收占比近34%。



其中,开放平台营收达51.72亿元,同比增长超31%,这主要受开发者数量和应用增长拉动。

截至2024年年末,讯飞开放平台聚集超过了802万AI开发者团队,同比新增224万。大模型开发者达102万,开发出17万款实用大模型应用,产生的大模型API日调用量同比增长超过763%。

而在与消费者距离更近的翻译机、录音笔等智能硬件业务上,科大讯飞2024年营收20.23亿元,同比增长25.07%,营收占比8.67%。

刘庆峰表示,今年科大讯飞将重点关注两个智能硬件领域:一是穿戴式设备,如智能耳机、眼镜等;二是基于讯飞星火在医疗领域的大模型能力,将重点关注医疗硬件。

科大讯飞的另一块核心业务“智慧教育”在2024年营收72.29亿元,同比增长29.94%,占比提升到31%。这块业务既包含面向学校、政府的解决方案,也包含学习机等硬件产品销售。

1月25日,在科大讯飞年会上,刘庆峰曾着重提及AI学习机。他要求公司从核心技术突破、硬件能力匹配、品牌整合营销等多方面形成组合拳,对学习机进行全力推广。



▲图片来源:科大讯飞公众号

“为什么学习机如此重要?”刘庆峰指出,因为学习机是最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产品,关乎孩子教育,甚至能影响一个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远超一个手机、一个家电对家庭的影响力。

财报会上,刘庆峰表示,公司第一季度学习机线下销量实现翻番增长,接下来将加强线下渠道布局。

在其他to B业务上,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业务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增长28.18%;智能汽车业务实现营收9.89亿元,同比增长42.16%;企业AI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122.56%。

同时,为了优化业务架构、拓宽融资渠道,科大讯飞拆分了医疗板块。2024年12月30日,讯飞医疗在港股上市。根据年报,讯飞医疗2024年“GBC”(政府、B端、C端)三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10%、103%和57%。

02、模型还需加大研发投入

外界最关心的,还是科大讯飞的大模型领域进展。2023年6月前后,科大讯飞股价曾最高升至81.80元,目前股价回落超过了40%。

刘庆峰坦言,2024年是“风雪交加、狼烟四起”的一年。“过去两年,我们在打几场非常重要的仗。”他在财报会上表示。

2024年,科大讯飞连续5次升级了讯飞星火的底座能力。今年1月,又进行了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以及讯飞星火4.0 Turbo的底座升级。

4月20日,讯飞星火X1再次宣布升级,表示其在代码、逻辑推理、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等通用能力上,整体效果可比肩OpenAI-o1和DeepSeek-R1。



▲图源:科大讯飞

持续投入模型能力,也拉升了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2024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达45.80亿元,同比增长近20%。

2025年,科大讯飞也再次因研发投入加大,财务状况承压。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科大讯飞营收为46.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46亿元增长27.74%;净亏损1.93亿元,同比收窄35.68%。

不过刘庆峰表示,“大模型的自主进化在未来2~3年内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天花板非常高。”国内厂商的大模型之战,他认为终局也仍未到来。刘庆峰表示,“当前还不是减少研发的时候,会继续加大‘1+N’的投入。”

为加快大模型落地,科大讯飞也确立了2025年的“GBC”业务结构,将“加强C端、做深B端、选择G端”。其中,商业化落地的重点方向,便是面向央国企的G端业务。

根据智能超参数发布的《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2024)》,2024年在通用大模型厂商中标排行榜中,科大讯飞以91个中标项目、披露中标金额84780.8万元,排名第一。

截至2024年12月,科大讯飞已与中石油、国家能源等20多家企业,联合发布行业大模型,覆盖了300多个应用场景。

刘庆峰表示,能拿下央国企客户,关键在于科大讯飞有一整套落地工具链。

在科大讯飞年会上,刘庆峰曾表示:一是因为通用底座大模型讯飞星火能力强,尤其是在行业企业刚需的科研、生产、工作等场景上表现优秀;二是因为讯飞星火是唯一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平台的全民开放大模型;三是科大讯飞在实践中形成了整套方法论,可以助力企业更好地落地和应用大模型。

作者 | 林小葵,编辑 | 李不清,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