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漏沙,70后一晃就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
眼看着退休临近,他们最想做的一件事,不是旅行,不是享受生活,而是“安心躺平”。
可问题是,想躺平,得有资格。
这年头,不是你想躺就能躺的。你得有存款,有底气,有能抵御风浪的筹码。
否则,说是“退休”,其实只是“退无可退”。
现实就是这么讽刺——以前熬夜加班,是为了不被生活抛弃;现在想安静地睡个午觉,却发现得先算清楚,口袋里还有多少弹药。
01
家庭负担。
70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孩子正处在花钱最多的时候,父母又开始频繁进医院。
一个我认识的亲戚,儿子刚大学毕业没两年,工作还没稳定。
家里老母亲摔了一跤,手术费就是小十万。他那点养老金,再加点老本,瞬间见底。
所以你问,一个70后想躺平,得准备多少?那得看你“拖家带口”有多沉。
不仅要准备自己的老年生活,还要给孩子兜底、为父母续命。
这种压力下,所谓“躺平”更像是个奢侈的笑话。
02
疾病成本.
说白了,过了五十,身体就开始每况愈下。你再不服老,体检报告也不会说谎。
我楼下一个叔叔,刚退休俩月,查出糖尿病+高血压。
一个月药费两千多不说,还得长期控制饮食、复查。
还有个网友分享,他爸得了癌症,医保报了一部分,但花到最后,连老房子都卖了。
想“躺平”?那你得先躺得起病床。没有几百万存款,生场大病,就能把你打回现实。
03
养老环境。
很多人幻想着老了去养老院,打打太极、下下象棋。
但你真问问自己,哪种养老院住得安心?三餐可口,护理到位,有医生巡房的那种,月费上万。
而那些“价格亲民”的地方,你一去参观,就会明白:不是不能住,是不敢住。
想体面养老,你得买得起那份“舒适”。而不是靠低保过日子,靠子女轮流接送。
别说“房子值钱”这种话,现在房子套现难,真到用钱那一天,你愿不愿意割肉卖房?
04
精神自由。
有人说:不求吃穿,图个清净。
但70后这一代,从小就被教育要拼搏奋斗,真到“躺平”时,却不敢停下。
我有个亲戚,55岁下岗,明明存了200万,还是天天找兼职送外卖。他说:“不干点事,心慌。”
躺平的前提,是心里踏实。但当你活了一辈子都在努力求生,怎么可能轻松地说“算了”?
精神上的自由,不是你说放就能放的。
它必须靠充足的物质支撑来养着。否则,所谓“安心”,只是强装镇定。
慢慢变老的70后,真的很累。他们活在旧时代的勤劳美德里,又要面对新时代的生活重压。
想彻底躺平,不是一句空话。你得算清楚账——有多少存款能让你躺得住、病得起、老得体面。
不是给自己定个“多少钱”的标准就完了,而是要清醒地知道:你若没有退路,哪来的底气说“我不干了”?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