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前往民营企业和自治区工商联调研,并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强化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



图为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李洲 摄

就在当天,一季度西藏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举行。数据显示,1至3月,西藏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8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一场座谈会,一组数据,背后是我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发展潜能加快释放。

分析经济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强劲的增长势头,如何把雪域高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西藏深壹度”工作室为你解读。

江苏洋河集团投资10亿元在拉萨市达孜区建设朗热酒村项目;

中车集团清洁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落地山南市扎囊县;

阿里“飞地经济”的跨区域协作;

一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背景的政企“双向奔赴”,为高原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厚植沃土,“近悦远来”。西藏正以“硬核”举措打破地理局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2024年,西藏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674亿元、同比增长19%,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73万户。



图为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制作瓷器。记者 李洲 摄

一问:如何让“地理高原”成为“投资热土”?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始于对“劣势”的深刻认知。

长期以来,西藏面临着海拔数字“高”与开放水平“低”的双重矛盾: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寒环境制约要素流动,远离国内主要经济圈导致市场半径受限;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参差不齐,偏远地区数字政府建设滞后;法治环境与信用体系有待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面对这种种短板难点,如何“破题”?

十届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出台《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一环,拿出一系列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举措:

——成立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地市联动、部门协同优化营商环境“一盘棋”格局;

——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支持民间投资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21条”,推行“四个最优”改革;

——实施招商引资包保制和专班服务;

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服务举措。2022年,西藏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0亿元;2023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202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4亿元。

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发展逻辑,将“地理高原”的劣势转化为“投资热土”的优势。

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林告诉记者:“我切身感受到西藏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招商引资的决心。我们在藏投资兴业的信心更足了!”

二问:西藏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

自治区将招商引资定位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而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吸金石”。

今年1月1日起,《西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这也标志着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优惠”向“制度保障”深层转型。



拉萨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帮助企业工作人员办理业务。记者 格桑伦珠 央金 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自治区政法机关连续3次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等自治区政法系统主要领导与经营主体代表面对面交流,直击痛点、破解难题。

西藏马上到出租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扎罗提出了出租车司机缴纳社保难、申请法律援助难等困难。会议一结束,就有相关部门主动上门联系对接。“问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服务的温度和速度。”扎罗说。

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精准有效的服务和久久为功的坚持,写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答卷,赢得市场经营主体的认可。

2024年以来,西藏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强化各领域监管治理工作。实现企业注销“一网办”“简化办”“灵活办”,2024年压缩新办企业首次申领发票至1.5个工作日;整治招投标堵点,压缩办理时限;推动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实施“政策找人”,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上午提交了设立登记申请,下午就通知我来领营业执照!”林芝经开区安速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谭军勇连连称赞。

数字赋能、流程再造,撬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覆盖区、市、县、乡、村五级的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建成全区“一张网”、终端覆盖七市(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系统;2024年,全区通过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系统减少企业资金占用270亿元。



嘉黎县法院法官走进商铺向经营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记者 彭琦 摄

三问:怎样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经济活不活,要看经营主体的活力强不强;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最有发言权。

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末全区市场主体55.7万户,比上年增长11.43%;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73万户,增长8.14%。

与此相互印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去年,西藏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8项经济指标领跑全国。

“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水平和政府服务能力的综合体现,直接关系一个地区的市场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全区招商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40亿元,转移区内就业1.7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近2.8亿元,就业创业活力迸发。

在拉萨高新区,西藏凌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原光热转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其产品已应用于全区30%以上的光伏电站;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中核(西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近4亿元的新能源项目年均发电6400万度;在山南市,中车集团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投产,助力西藏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站在新的起点上,西藏将围绕打造智慧赋能、高效服务的政务环境,打造公平竞争、循环畅通的市场环境,打造依法办事、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打造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环境,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紧抓不放、常抓不懈,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向好。



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