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情报道,在特朗普发表“对华关税应大幅削减”的言论之后,美国政府于次日发布了两则涉及中美关税政策的简要说明。作为当前美方对华关税政策的关键人物,贝森特表示,虽然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但预计特朗普推动的这场“对华关税战争”将在“极短时间内开始缓和”,美方内部也在就可能的关税减免或分阶段调整进行评估。

这三个人的表态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主旨都是一样的,即中美贸易战发展到这个程度,美方也无力承受损失,愿意与中方就相关问题进行谈判,争取达成可接受的协议,这其实就是在间接向中方“求和”。要知道在半个多月前,意气风发的特朗普团队还对谈判绝不松口,气急败坏地应对中方的对等反制,能出现这种程度的转变,足以说明打光了底牌的特朗普政府,既无力把对华强硬维持下去,又无力在中美经贸“硬脱钩”的背景下独善其身,低头缓和已成定局。



特朗普(资料图)

对此,郭嘉昆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目前来看,不管关税降低与否,我们还是继续开拓新兴市场。就算关税降低,我们也要警惕其他潜在风险,比如汇率波动、贸易保护主义以其他形式出现等,”一家广东机械出口企业市场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同时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美国市场,我们会加大对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的开拓力度,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资料图)

应中国领导人邀请,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将于4月22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伊利哈姆·阿利耶夫,1961年12月24日出生于阿塞拜疆巴库市。1985年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获历史学副博士学位。1985年至1990年,在该学院任教。1991年至1994年,就职于私营企业。1994年至2003年8月,历任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副总裁、第一副总裁。

最近,中国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肯尼亚总统鲁托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中国领导人指出,建交62年来,中肯双方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传承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和丝路精神,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中肯关系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是双方的战略选择。



肯尼亚总统鲁托(资料图)

阿塞拜疆和肯尼亚两国总统先后到达北京,开启了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这两个国家作为东非经济门户,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经和中国有了很多合作成果。他们选择此时访华,绝非偶然,这次访华不仅仅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更能看出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美国的霸权逻辑已经行不通,现在各个国家之间更加重视平等合作与互利共赢。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