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位于美国犹他州北部的一处导弹试验场近日发生强烈爆炸,一栋建筑物被毁。报道称,警方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关于爆炸现场人员伤亡的报告。当地政府建议居民避开该地区,官员们仍在调查该事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是美国五大军工巨头之一,据报道介绍,该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和测试固体火箭发动机。

据报道,该公司占据美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产能的90%,客户是美国空军、NASA这样的政府部门,还有SpaceX这种商业航天公司,可能是因为涉密,该公司没有就被炸建筑的功能发表意见,也拒绝透露更多信息。不过,通过查阅该公司的相关信息和过往活动,这处建筑极有可能和美国下一代陆基洲际导弹“哨兵”有关。不仅该公司官网上有相关的内容,上个月,他们还在工厂附近,进行过一次“哨兵”洲际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全面静态试射。



导弹试验场爆炸发生后的残骸(资料图)

当日晚些时候,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发布声明称:“今天上午,我们位于犹他州普罗蒙托里的工厂内有一座建筑发生了一起事故,我们正在努力查明原因。在建筑内或附近工作的员工均已确认安全,目前没有重大人员伤亡的报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一位发言人拒绝透露更多信息。报道指出,对美国空军而言至关重要的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计划将其内部研发的大型SRM用于新型LGM-35A“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美国空军计划采购659枚“哨兵”导弹,其中400枚将部署在发射井中。

美国空军正在开发LGM-35A"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系统,计划从2029年开始逐步替换已服役50多年的"民兵III"洲际导弹。这个更新计划预计将持续到2036年,届时美国将完成新型导弹的全面部署。然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发言人表示,这次受损的建筑并不直接支持"哨兵"计划,爆炸事件"不会影响我们在任何诺斯罗普·格鲁曼项目上的进展"。尽管如此,考虑到这家公司在美国导弹生产中的核心地位,任何生产设施的损失都可能对整体产能造成一定影响。



“哨兵”火箭发动机进行点火试射(资料图)

爆炸发生的时间节点极为敏感,“哨兵”导弹项目此前刚因超支1400亿美元而被叫停。本就深陷困境的项目,如今随着工厂爆炸,复工的希望愈发渺茫,就连假装复工的“遮羞布”也被这场大火烧得一干二净。“哨兵”导弹项目从2020年立项时计划花费1000亿美元制造659枚导弹,到如今5年过去,钱花了1400亿,却连样弹的影子都没见到,堪称“美式魔幻”项目的典型代表。如今工厂爆炸,无疑是给这个摇摇欲坠的项目致命一击。深入调查此次爆炸事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令人深思。

这座犹他州的创新工厂,名字听上去好像很新,实际上已经用了 60 多年,设备老化磨损严重,就像一台老车,晃晃悠悠开在马路上,随时可能出现故障,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从软件和操作层面来说,美国的军工企业还长期存在“重产能轻安全”的毛病。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将军工企业杀红了眼,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工厂将生产任务放在首位,在安全管理和维护上投入不足,抠抠搜搜。安全检查流程能简化就简化,员工安排培训能省略就省略,对安全隐患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资料图)

据业内人士透露,工厂里存放的价值数亿美元的固体燃料制造设备全毁,这些玩意儿不是超市货,重新造得花大价钱。更糟的是,部分研发数据也随着爆炸灰飞烟灭,想恢复得费九牛二虎之力。专家估计,“哨兵”的测试计划至少得推迟2到3年,甚至整个项目都有夭折的风险。诺斯罗普·格鲁曼作为主承包商,这回真是摊上大事儿了。公司过去五年光靠“哨兵”项目就拿了200多亿的合同,如今工厂炸了,股价估计得坐过山车,政府还得重新评估它的生产能力。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头大。

更为严峻的是,这一事件还引发了美国盟友对美国军工产品可靠性的深度怀疑,这或许会对北约的核共享机制产生消极影响。此次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国将核心战略产业过度集中于少数私营企业所暗藏的重大风险。与冷战时期政府主导、全面布局的生产模式相比,当下美国军工复合体为追求最高效率,已然形成了“赢家独霸”的市场态势。然而,此次事故无疑是对该模式在保障战略安全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的有力证明。鉴于此,美国或许不得不做出一系列战略上的让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