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饭好了没?饿死了!”一进门,婆婆刘桂兰就掀开了厨房的门帘,皱着眉头往里张望。
“妈,我这刚下班,还没来得及……”张翠花手里还拎着刚买回来的菜,鞋都没换。
“哎哟,这都几点了?你回来早干啥呢?”刘桂兰撇撇嘴,“我们仨饿着等你半天了。”
张翠花无奈地叹口气,把菜放下,“行,我这就做。”
她今年33岁,结婚快七年了。丈夫李建国,厂子里的技术员,话不多,性子也懒;婆婆刘桂兰,典型的农村老太太,眼里只有“男人挣钱,女人持家”的理;还有个小叔子李建军,刚大学毕业,在找工作,天天在家“等消息”。
饭桌上,刘桂兰一边吃,一边念叨:“你看看咱家,哪一样不是你嫂子操心的?我那会儿就说了,媳妇得勤快,别像那些城里丫头,光知道打扮,哪懂得过日子?”
张翠花夹了块肉,心里那股火憋着,却没爆发,只是低头吃饭。
吃完饭,碗筷堆了一水池子,刘桂兰拍拍手:“建国,建军,你俩去看会儿电视,明儿我给你们炖骨头汤补补,翠花,这碗筷快洗了,晚了油腻。”
张翠花咬咬牙,没说话,转身就去厨房。
这一天天地,张翠花简直要疯了。她早出晚归,白天工作忙,晚上还得伺候一家三口,做饭、洗衣、打扫……没人帮忙。尤其婆婆,还挑三拣四,哪天饭做咸了,哪天地没扫干净了,都能唠叨个半天。
终于,那个晚上,她再也忍不住了。
那天是周五,张翠花在单位加了会儿班,回家已经快七点了。她一推门,只见婆婆坐沙发上磕着瓜子,小叔子低头玩手机,丈夫也没影儿。
“翠花,饭呢?”刘桂兰瞥了她一眼,“快点弄点吃的,我这血糖都低了。”
“妈,你们不会自己做吗?”张翠花放下包,嗓子有点哑。
“我们?你说啥?”刘桂兰一下就瞪眼了,“你是家里的媳妇,这些活儿本来就是你干的,咋地,还指望我们仨男人给你做饭?没长手吗?”
“那我也没长三头六臂!”张翠花火气一下就上来了,“我也是人,我也累!凭啥我下了班回来还得伺候你们?你们在家就不能动动手?连锅都不会烧?”
“你……你翅膀硬了是吧?”刘桂兰站起来,指着她鼻子,“这家不是你说了算的!你要是不愿意做,那就别做,看你饿不饿死自己!”
张翠花一咬牙,转身进了卧室。那一刻,她下了决心。
从第二天起,她真没再动过锅铲。婆婆照旧喊她做饭,她就一句话:“不会,你们自己做。”丈夫抱怨她没良心,她冷笑:“我上班挣钱,还得伺候你们?我不是你们的佣人。”
这下子,婆家仨人可炸了锅。饿了两顿,刘桂兰开始使劲摔锅碗,李建军叫外卖吃,李建国也一脸沉默,但没人敢动手做饭。
就这样,整整一周,家里没烟火气,厨房冷得像冰窖。刘桂兰实在受不了了,最后跟儿子一商量,干脆搬走了。
“这媳妇养不得,太有脾气,咱回老家住去!”刘桂兰骂骂咧咧,收拾了东西。
婆家三口搬走那天,张翠花站在阳台上,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轻松还是苦涩。
“翠花……”李建国回头,“你就这么狠心?”
张翠花淡淡地说:“我狠不狠心,是你们逼出来的。你要还想过日子,就回来找我,咱俩好好过。要不,你就跟你妈一起走。”
李建国愣了愣,没说话,扭头走了。
张翠花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屋子里难得的安静。她点了一盏香薰,泡了杯茶,翻开了好久没动过的书。夜深了,心也慢慢静了下来。
一周后,李建国回来了,拎着菜,带着一脸的歉意。
“翠花,我……我做饭还不行,你教教我吧?”
张翠花眼眶一热,点点头。
从那天起,厨房里多了个笨手笨脚的男人,家里的饭菜虽然简单,却多了些温度。婆家三口走了,她终于找回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