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的“活力细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走进田间地头,探访车间仓库,用镜头捕捉合作社带头人的智慧与汗水,用文字记录社员们的奋斗与梦想。在这里,您将看到他们如何以“抱团发展”破解“单打独斗”的困境,以“绿色转型”守护洱海碧波,以“科技赋能”提升农业质效。每一篇报道,都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诠释;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农民合作社力量的深情礼赞。

大理市供销社与大理市融媒体中心携手推出【合作社的力量】专栏,旨在深入挖掘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为您呈现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见证一个个富民强村的精彩篇章。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十期——《金梭岛渔民合作社: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碧波荡漾的洱海中,一座形如金梭的岛屿正编织着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大理市金梭岛渔民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创新文旅融合模式,不仅带领渔民走出生态保护的困境,更让这座千年渔村蜕变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的文旅胜地,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绿色发展之路。


“各位游客请排好队,我们将进入龙宫景区!”随着导游清脆的提示声,金梭岛码头再次迎来一波人流小高峰。每天上午10点左右,金梭岛便开始转动它的活力齿轮——摆渡游轮划破碧波,载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往返穿梭。


这热闹景象的背后,是金梭岛渔民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十三年磨一剑的耕耘。2012年,洱海禁渔令让世代以渔为生的金梭岛陷入困境,13户渔民抱着“破冰”的决心,凑出20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云南省首家以旅游为主的渔民合作社。他们不曾想到,这艘载着乡愁与希望的“小船”,终将驶向共同富裕的彼岸。


张春炼

大理市金梭岛渔民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就是带动大家一起富裕起来,“一人富不是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裕。”当初发起人有13户,我利用自己旅游方面的经验,带领大家一起利用岛上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条绿色致富之路,目前有合作社130多户、社员800多人,覆盖超过全岛一半的人口,年均社员收入约5万元。


禁渔前的金梭岛,80%的收入依赖渔业。随着洱海保护力度加强,传统生计难以为继,青壮年被迫离岛打工。“当时岛上几乎只剩老人和孩子,连摆渡船都难得开一趟。”合作社理事长张春炼回忆道。


面对生态红线与发展需求的双重考验,合作社另辟蹊径,将渔网换作“文化网”,把渔歌化作“致富曲”。


龙宫溶洞保护性开发、白族三道茶体验馆、“魅力金梭之海菜花”小剧场……合作社深挖渔村文化,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白族渔家的质朴情怀。


湖南游客朱女士赞叹:“这里商业化不重,白族生活气息浓厚,风景又美。”

朱女士

湖南游客

我们从湖南来到大理旅游,感觉这里的商业化不重,这里有很多本地村民,风景环境也很美,同时又有很浓的白族居民们的生活气息。


2024年,金梭岛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1865万元,利润365万元。


曾经的渔民施祖元感慨:“以前打渔靠天吃饭,现在靠文化吃饭,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里。”


施祖元

大理市金梭岛渔民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

我之前是金梭岛的渔民,17岁就开始打渔,以前打渔靠天吃饭,出海捕鱼收入不固定,2012年加入合作社之后收入明显增长,年均5至6万元,而且生活作息变得正常规律,比之前轻松些、更安全,也能照顾到家里。


“124本股权证,就是124个共同富裕的梦。”在2024年分红大会上,800万元现金垒成“现金墙”,社员们喜笑颜开。合作社创新“双轨创富”模式:社员既是股东享分红,又能参与经营领工资。张春炼主动稀释股权至13.6%,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为延伸产业链,合作社还成立了数字传媒、文旅运营等4家子公司,形成“旅游+文化+生态”的全产业链。


“以前在外漂泊,现在回来建设家乡,每天动力十足。”90后合作社子公司员工施增朝,去年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投身家乡文旅事业。他运用所学文旅策划知识,参与开发文旅运营项目,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施增朝

大理市贝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

我在大四的时候就学习了文旅策划、运营等方面知识,当时就想着要回来家乡,后面了解合作社正需要这方面的人,去年10月份我就回来在合作社下属的公司工作,在这里工作离家近,又能和一帮年轻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建设家乡,我觉得很有动力。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裕。”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金梭岛60%村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2024年人均收入达19800元,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30万元。


发展成果反哺民生。金梭岛完小的教学环境因合作社支持得到显著提升,新增教学设施让孩子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合作社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并承担村民医保补助、节日慰问等福利,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从“传统渔村”到“文旅胜地”,金梭岛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双赢。合作社以文旅融合为笔,以共富理念为墨,在洱海之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正如村民分红时所言:“这不仅是钱,更是希望,是家乡的未来”。

来源:杨雨 罗秋爽

编辑:向红玉

值周:胡亚玲 杨丹妮

主编:李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