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忍让与妥协换不来美国的以礼相待,无论是委曲求全、忍气吞声还是以德报怨,都只会让蛮不讲理的特朗普更得寸进尺。

就目前看,自视甚高的特朗普显然严重误判了局势。特朗普不但低估了中方反击美国的决心,也高看了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现在的特朗普,不但要面对来自盟友的施压,还要解决美国后院不断起火的问题,可以说是一筹莫展。

CNN认为,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让美国陷入了一场危机。一方面,美国出口至中国的产品,比如大豆,对美国农民而言至关重要。特朗普的肆意妄为,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另一方面,美国民众使用的很多日常消费品都来自中国,且在稀土领域,美国仍然需要中国提供帮助。如果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民众将不得不为高价消费品买单,美国通胀也会因此加剧。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中国已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还对美国采取了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并转向从澳大利亚等国购买更多产品。

据美媒透露,中国还暂停了从美国购买波音飞机,并在无人机领域卡了美国的脖子。

中国的果断反制让布林肯感慨不已。布林肯表示,真正有牌可打的是中国。

被中国掐住喉咙后,气急败坏的特朗普并没有就此罢休,这位自视甚高的白宫之主,又开始了新的出招。


至少有6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特朗普主动喊话中国求谈判,却没有拿出诚意。在中方全面反击美国的情况下,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特朗普与白宫,接连释放了“美国期待与中国谈判”的信号。美国在当时表示,中方应该迈出第一步。

没过多久,特朗普又表示,“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协议”。特朗普认为,只用三到四周的时间,中美没准就能达成搞定所有的事情。特朗普还暗示,美国可能会对中国降低关税。

显然,事情没有向特朗普预料的方向发展。对于只说不做的白宫,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在美国没有用实际行动表明诚意的情况下,我们不会听信特朗普的一面之词。

听其言观其行,一向都是我们的态度,对没有信誉可言的特朗普更应该如此。

第二件事,特朗普为“中美谈判未能取得突破”做准备。虽然还没开始谈判,但特朗普似乎想好了所谓的“退路”。

随着时间推移,白宫的明眼人明确了一件事:特朗普对中国征收“对等关税”会导致供应链紧张。在美国看来,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白宫内部已开始讨论成立一个工作组,以更好地在“中美将来没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应对供应链危机,因为特朗普很明白,美国根本做不到拿捏中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还没有确定正式成员,但据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很可能会让美国财长贝森特、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与副总统万斯等人加入工作组。这一次,特朗普似乎不打算让美国务卿鲁比奥还有心腹纳瓦罗介入。

一边呼吁中国与美国就关税展开谈判,一边为中美谈判没能达成一致做准备,只能说特朗普确实没什么诚意。


第三件事,拉拢印度。美国副总统万斯已在4月21日抵达印度,并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会晤,美印到底聊了些什么,暂时不得而知。根据白宫的表态,两国在就关税谈判时取得了突破,还讨论了两国在军事与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万斯前往印度与莫迪会晤,应该是特朗普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美国是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无论如何,莫迪都不想看到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

然而,美国不会轻易对印度让步,莫迪要想让特朗普手下留情,就必须给美国递交投名状。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万斯才刚抵达印度,印度就宣布“对部分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

4月21日,恰好在同一天,中方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决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在与欧盟还有日本谈判时,特朗普一直想让欧盟日本限制对华贸易,且特朗普还有意让英国减少从中国购买产品,但都没有得逞。英国与欧盟一致认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中国保持贸易往来符合自身的利益。

要知道,在钢铁领域,我们是印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印度在这个时候这么做,不由得让人疑惑不已:印度到底想做什么?

第四件事,特朗普想让中国的多个邻国选边站,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4月21日,美国宣布,对柬埔寨、泰国、越南与马来西亚等四国的太阳能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最高税率达到了不可思议的3521%。

表面上看,美国针对的是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但实际上,美国这么做是冲着我们来的。

在光伏领域,中国在全球都拥有巨大影响力。

很快,泰国就坐不住了。泰国在4月22日表示,将推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

按照原来的计划,美国与泰国要在4月23日举行谈判。

能预料的是,为了迫使各大经济体选边站,特朗普接下来还会不按常理出招。

第五件事,美国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在日本拒绝对美国做出巨大让步、石破茂不愿意将安全问题与关税挂钩的情况下,恼羞成怒的特朗普,选择了再次威胁日本。


这一次,特朗普的要求是让日本购买更多美国产品,美国还列出了美国希望日本购买的产品名单。特朗普的态度非常强硬,那就是让日本将美日贸易逆差减至为零。

在这之前,日本首相石破茂曾多次对特朗普说“不”。石破茂认为,所谓的“日本没有保护美国,但美国保护了日本”,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了维护日本的利益,石破茂拒绝持续对美国妥协,称日本不会一直屈服于美国的要求。

为了让日本答应美国的要求,特朗普曾亲自参与美日谈判,但从结果来看,美国并没有如愿以偿。

某种程度上说,特朗普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颇有敲打盟友的意味。

特朗普很清楚,日本是最容易屈服于美国的盟友。如果连日本都拒绝为美国利益买单,美国还怎么说服英国与欧盟?

遇到了美国这样的盟友,日本确实有力使不出。

第六件事,特朗普准备结束俄乌冲突。有迹象表明,俄乌冲突出现了转折点,这场战争可能会在不久后结束。


特朗普在4月21日表示,接下来三天,他将公布详细情况,美国与俄罗斯还有乌克兰都展开了非常好的会谈。

据美媒透露,美国可能很快就会公布结束俄乌冲突的方案,内容很可能包括让欧洲维护部队前往乌克兰,以及确保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美国没准还会承认克里米亚入俄。

泽连斯基在4月21日表示,乌克兰与美英法将在4月23日举行会谈,以讨论如何实现停火。

凑巧的是,俄罗斯也在4月21日释放了“愿意通过谈判结束俄乌冲突”的友好信号,这被认为是俄罗斯做出的一个巨大转变。

普京认为,基辅应该与俄罗斯一样,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任何有利于实现停火的协议。


在以色列试图与美国联手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情况下,特朗普没有理会以色列的感受。特朗普想要的,是在谈判桌上与伊朗达成新的伊核协议,而不是直接轰炸伊朗。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急着让俄乌达成停火协议、试图与伊朗达成协议,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言而喻。特朗普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这么做能为美国带去更多利益。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特朗普想集中注意力去对付我们。在特朗普看来,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伊朗,也不是俄罗斯与欧盟,而是中国。

美国《外交政策》认为,中国人实际上相当团结,特别是在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实施“对等关税”后,对抗特朗普的共识在中国变得越发强烈,且中国会在必要的时候奉陪到底。

特朗普应该清楚,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如果美国是真心实意地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我们就会以和为贵。但要是美国不知好歹、偏要致力于对华极限施压,那么我们一定会对等反制美国。

这是一个变数不断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一边努力提升经济、科技与军事实力,一边将朋友变得多多的,以及用更团结一致的姿态去应对各类挑战。

未来是世界的,也是我们中国的,且继续努力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