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来自河南的9岁男孩王玉,在甘肃的某火车站内和母亲意外走散。此后他辗转到了新疆,在这里成家生子,期间他多次寻找母亲,为了寄托对母亲的思念,王玉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开始种红薯,一种就是60年。2019年7月21日,已经69岁的王玉在苦寻60年后终于有了母亲的消息,并且参与了央视的寻人节目《等着我》。在现场,王玉哭着喊道:你为何不等我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王玉的寻亲之路。
现场合影
1950年的一天夜里,伴随着淅沥的雨声,一个男孩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偏远山村出生了,这个男孩就是王玉。
虽然家庭贫困,但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父母给了他们所有的宠爱,这让自小就是外向活泼的性格。
王玉的童年是快乐的,夏天会在家门口的树下乘凉,会去村子旁边的小河旁冲凉,不过他最喜欢的却是秋天,因为这个季节可以吃到母亲做的红薯粥。
红薯粥
即使吃了很久的红薯,王玉也不会讨厌,母亲也知道儿子这个喜好,即使是下雨的时候,也会亲自去地里挖。但是在王玉看来,母亲怀抱的味道就像红薯的味道。
1959年的一天,王玉家的房子被大雨冲塌了,看着无法住人的房子,王玉的父亲叹了一口气,然后带着妻儿回了甘肃,因为那里有他们的亲戚,走的那天,王玉很不舍,向家里的那棵树挥了挥手,然后就离开了。
只是让王玉想不到的是,这一离开便是无尽的岁月。
王玉的父亲觉得,全家住在亲戚家不是长久之计,这样老打扰对方,时间久了会影响人家过日子,所以他让妻子先留在甘肃,自己回了河南。
写信
一段时间后,王玉的父亲重新修好了房子,因为挂念远在亲戚家的妻儿,就连忙给亲戚写了信,信中感谢对方对妻儿这么多年的照顾,还催促妻儿快点回河南。
王玉的妈妈看过信后,就连忙带着儿子去了火车站,那天的火车站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吵闹声让王玉有些不安,他只能紧紧的拉着母亲的衣服,因为母亲手里的行李太多了。
很快,他们的火车到了,母亲放下行李抱着王玉的双臂将他送上了火车,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因为人太多,后面的人也挤着上火车,你推我搡,将王玉母亲挤到了旁边。
人越来越多,孩子的哭声,大人的骂声,王玉的母亲被人群带离到了更远的地方,她好像听到儿子的哭声了,心急如焚的她只能拼命往前挤,可就在她快要上车的时候,火车已经开动了。
火车站
慢慢的火车越来越快,王玉看着追赶火车的母亲越来越远,直到对方的身影成为一个点,再也看不见一丝的踪迹。
看着车厢里,一张张陌生的脸,9岁的王玉害怕了,他想妈妈,他想爸爸,他不知道火车涛将他带到哪里,越想越难过,最后嚎啕大哭。
直到后来乘务员发现了他,问他的信息,可是王玉害怕的都要发抖了,问什么都不答话,随后,火车到了甘肃武威站的时候,警察将他带下了火车。
警察叔叔问王玉家在哪里,王玉不知道,只是语无伦次地说道:自己家门口有棵大树,还有小河······这样的特征到处都是,寻找又怎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里待了几天后,王玉依然不记得自己住在哪里,没办法,只能将他送进甘肃省武威市的儿童福利院。
福利院
福利院的孩子很多,大家都是没有父母的。可王玉不明白,自己明明有父母,为什么也要在这里,惶恐,害怕占满了王玉的心,他天天坐在福利院的门口等着父母去找他。日子长了,父母依然没有找来,慢慢地,他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
几年后,王玉随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去了新疆,王玉觉得自己坐了很久的火车,看着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芜,他知道自己和家人越来越远了。
新疆这边依然没有母亲做的红薯粥,可王玉已经不再哭闹了,因为即使哭闹,也换不来母亲的关心,因此,他也不再提起红薯粥了。
只是每次孤儿院里做红薯的时候,他都会多吃一些,吃着吃着,眼泪就流下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王玉对家人的思念越发深刻。
新疆
1968年,18岁的王玉离开了孤儿院,此后正式扎根在了新疆。王玉也曾试图找过父母,可是当时他住的地方很偏远,这导致交通有些闭塞,再加上童年记忆随着时间的演变不再清晰,所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闲的时候,他常常站在戈壁滩上,眺望着远方,那是故乡的方向,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念着:爸爸妈妈,请再等等我,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你们的。
很快又是几年过去了,二十多岁的王玉遇上了一个女孩,她很温柔,总是关心他照顾他,这是王玉离家后第一次感到别人的温暖,所以他们谈恋爱了,后来两人结婚了,并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1981年,31岁的王玉开垦了一块地,专门用来种红薯。即使每次都要测气温,即使每次的红薯叶精挑细选,但以当时的技术和当地的温度,种出红薯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非本人 情景重现
但王玉却是一个很执拗的人,因此在小女儿王宁的记忆中,父亲每年都在种红薯,即使忙着种棉花,也会抽空打理那块红薯地,但王宁从来没有见过他种的红薯。
王玉不仅执着在戈壁滩上种红薯,还执着吃红薯,红薯的各种做法,他都爱,尤其是红薯粥,一碗红薯粥,百分之八十都是红薯块。
王宁仅仅以为父亲爱吃红薯,却不知王玉是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
渐渐地三个孩子都成年了,有一天,王玉将他们三人集中在一起,给他们讲了自己的故事,并且对他们诉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话还没说完,王玉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情景再现 非本人
三个孩子看着父亲,都有些手足无措,此刻他们才真正理解了,父亲这些年心里有多苦,他们三个暗自发誓,一定要找到爷爷奶奶,了却父亲的遗憾。
后来到了王宁上大三的时候,她听说很多年前,河南有一户人家丢了孩子,现在正在寻找,王宁不确定这件事情是真是假,也不确定对方是不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所以她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父亲。
反而偷偷背着家人,坐上了前往河南的火车,此刻的王宁多么希望对方是自己的家人,但当她兴冲冲地赶到那里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寻找的并不是自己的父亲。
医院
两天后,王宁带着失望回了家,刚到家门口,邻居告诉她:“你父亲今天和你妈妈去医院了”,问清楚之后,王宁匆忙赶往医院。
从母亲口中得知,由于常年吃红薯的缘故,父亲得了糖尿病。从医院回去后,全家人开始监督王玉,让他不准再吃红薯。
可是对于家人的劝阻,王玉依然我行我素,如果妻子不给他做,他就自己做,家里也看清了王玉的执拗,也不再剧烈地反对了,但是为了王玉的健康,他们又不能放任不管。所以,每次王玉吃完红薯,女儿王宁都会带着他散散步,以此进行消化。
2014年,眼见着两个大儿子娶妻了,小女儿王宁也已经工作了,王玉依然在戈壁滩上种着红薯,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腰。家里人让他歇歇,他也不愿意,他说:“就算是死,我也要守着这片红薯地,这就是我的命!”
情景再现 非本人
虽然王玉已经60多岁了,但他依然在寻找着自己的家人,虽然此时的火车速度比之前加快了不少,但长途奔波的滋味并不好受,何况是对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不过王玉从不喊累,一旦河南那边传来消息,他都满怀希望地去,虽然每次都是希望而归,但王玉从来没有放弃,他想爸爸,想妈妈,想妈妈煮给自己的那碗红薯粥。
对于这件事,王玉的孩子们也很积极,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就会四处打听,只是年代实在太久远了,很多信息都随着时间消逝了。
所以即使找了很久,依然没有结果,王玉有些绝望了,他开始担心,会不会等到自己去世,都不能见到父母。
情景再现 非本人
这种担心让王玉夜里睡不好觉,每天凌晨三四点,他都会被噩梦吓醒,然后眼睛一直睁着,直到天亮,王玉怕孩子们知道自己这种状态,都会假装天亮才醒。
可家人还是发现了,除了宽慰王玉,加快找亲人的步伐,他们也不知道做什么,因为父亲执拗了一辈子。
只要是他坚持的,就算是一条没有结果的路,他也会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即使摔得头破血流。作为家人,只能在后面支持他。
很快5年过去了,时间到了2019年,此时距王玉走丢已经60年了,这60年里,王玉每一天都牵挂着父母,时刻将他们藏在心里,不敢有丝毫的遗忘。
红薯粥
在记忆深处,他好像又闻到了母亲煮的红薯粥,虽然这些年来,他吃了太多的红薯,但没有哪一次能和记忆中的红薯粥重合。
看着日渐消瘦的父亲,30岁的王宁感到心焦,在7月的一天,王宁吃完晚饭,在客厅看电视,看着看着,她突然眼前一亮。
接着,她迅速地打开手机开始搜索,搜索栏里只有三个字“等着我”,通过搜索,王宁知道这是一档大型寻亲节目,而且是通过国家的力量在寻找。
她欣喜若狂,连忙跑到父亲的房间,说了这个好消息,听到这个消息的王玉也激动起来,他开始催促女儿快点报名,最后在全家人的注视下,王宁报名了《等着我》,然后又填写了信息。
《等着我》
一家人怀着忐忑开始等消息,只要王宁的电话一响,全家人都会询问对方是谁,王玉觉得自己心情都变好了。
7月中旬的时候,《等着我》节目组来电话了,电话通知他们7月21日来北京参加节目录制,听到消息的大家连夜准备行李,王玉更是激动地晚饭多吃了几口。第二天,他们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
7月21日,王玉和女儿王宁来到了节目现场,节目开始,都是王宁在讲述,讲述父亲的遭遇,讲述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思念。
王玉和女儿
从头到尾,王玉都很少说话,只是紧紧拉着女儿的手,暗暗流泪。很快,到了节目的最后环节。在王宁的搀扶下,王玉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等待着节目组揭晓答案。
工作人员的一句话“没有找见妈妈,事实上,我们已经找到了您的家,但您的父母在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王玉崩溃了,他没想到,60年的等待和寻找,换来了彻底的绝望。
随后,王玉抱着女儿嚎啕大哭,9岁那年,竟成了永别。王玉以为这次还像之前那样,最后带着绝望归去,唯一不同的是,他以后再也不能带着希望去寻找了。
就在王玉快要转身离去的时候,主持人叫住了他“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虽然您父母不在了,但您有一个妹妹,叫王秀花”。
紧紧相拥的三人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一个陌生女人走到了王玉的面前,随后,这对未曾见过面的兄妹,紧紧相拥,就连王玉的女儿王宁也抱着自己的亲姑姑。现场的观众被眼前的画面感动了,纷纷鼓起掌来。
随后,三人平静下来,王秀花告诉哥哥王玉“自从您走丢后,妈妈状态变差了很多,日日都哭了不停,直到最后眼睛都快瞎了,后来,整个人变得神经错乱,只要出门,就不记得家在哪里,但是即使这样,母亲还记得您,她临终的遗愿,就是找到您”。
王玉和妹妹
听到这里,王玉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紧紧拉着妹妹的手,大哭起来:"妈妈,你为何不等我呀?''王秀花安慰着王玉,如今一家人可算是团聚了。
最后,王秀花的儿子也来到了现场,他端着一碗红薯粥走到了王玉的面前,接过眼前的粥。王玉知道自己该释怀了。
王玉在现场喝粥
虽然不是母亲煮的红薯粥,但在这碗粥里,他好像尝到了母亲的味道。一场60年的苦寻,就此落下了帷幕。
王玉是不幸的,他直到最后都没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父母在人世间给他留下了一份血缘的牵绊。此后,他可以带着新的希望继续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