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堪称“至暗时刻”。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特斯拉在欧盟的新车注册量同比骤降45%,仅3.6万辆,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约6.6万辆。这一跌幅远超同期欧盟整体汽车市场1.9%的下滑幅度,更与欧洲纯电动车市场23.9%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车型老化与市场竞争加剧
特斯拉的销量滑坡首先源于产品迭代滞后。Model Y作为主力车型已三年未进行大改款,交付周期延长至2-5周,显示出市场热度减退。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品牌凭借价格和技术优势强势崛起:比亚迪的超快充系统缓解了续航焦虑,极星、小鹏等品牌则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例如在法国,取消补贴后Model Y售价高出大众ID.4约1万欧元,竞争力大幅削弱。
政治争议与品牌形象受损
马斯克的政治立场成为销量崩塌的催化剂。他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AfD),并与特朗普政府深度绑定,推动大规模裁员政策,引发欧洲消费者强烈反感。多地爆发针对特斯拉的暴力抗议:法国充电桩遭纵火焚毁,德国经销店被烧毁7辆展车,英国伦敦甚至出现“所有人都恨马斯克”的涂鸦事件。加州新车经销商协会直言,品牌政治化是市场份额萎缩的关键因素。
财务承压与全球战略调整
销量暴跌直接冲击了特斯拉的财报表现:一季度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9.6%至139.67亿美元,净利润锐减71%,股价年内累计下跌41%。为应对危机,特斯拉在中国推出“5年0息”金融方案,并加速焕新Model Y的全球产线升级。马斯克宣布从5月起减少参与美国政府事务,将更多精力投入特斯拉运营,同时押注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线以寻求突破。
尽管特斯拉仍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更实惠车型,但快速变化的贸易政策、供应链成本压力以及欧洲市场的信任危机,让这家曾经的电动车霸主面临空前挑战。正如分析师所言:“当品牌与政治深度捆绑时,商业逻辑便不再纯粹。”特斯拉能否在风暴中重拾增长引擎,或许取决于其能否在创新速度和价值观重塑上实现双重突围。